热门关键字:  听力密码  听力密码  新概念美语  单词密码  巧用听写练听力
图书信息

国家示范校专业建设与政校行企联动机制构建——深职院网络专业2001-2011发展回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 者】孙湧 蔡学军 【I S B N 】978-7-5084-9466-1 【责任编辑】张玉玲 【适用读者群】本专通用 【出版时间】2012-03-27 【开 本】16开 【装帧信息】平装(光膜) 【版 次】第1版第1次印刷 【页 数】200 【千字数】342 【印 张】12.5 【定 价】30 【丛 书】 【备注信息】
图书详情

    本书紧紧围绕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10年发展经历,以深入的理论研究和一个个详实的项目实施案例,以点带面深刻展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成绩,并以此落实学校一贯倡导的“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办学理念和政校行企联动机制的构建思路,试图为兄弟院校进行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建设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本书具体内容包括教学研究课题和精品课程的申报技巧和注意要点,以及IT类专业建设如何在宏观层面明确专业内涵和人才培养规格,搭建政校行企战略合作平台,如何在此基础上完成“社会教育资源整合,优质专业课程构建,校企实训环境共建,以及专兼师资队伍组建”等工作,有效改善专业办学条件,并最终通过“探索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内在学习欲望,建立教学评价反馈体系”取得令人满意的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从而为兄弟院校IT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本书可供高职和应用类本科院校领导和广大教师、职业教育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作为职业教育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辅助教材。

    开四方联动之先河

    铸校企合作之典范

    整合多重优势资源

    打造全新办学理念

    虽然目前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清晰而无争议,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早已深入人心,高职教育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涌现,但毕竟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建设之后,各校发展仍然不太平衡,师资队伍和实训环境现状与高职院校发展的整体要求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一旦进入实际操作层面,就会因为缺乏有效的专业建设思路和整体解决方案,以及教师和学生缺乏自信而大幅降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所有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并直接导致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参差不齐。

    国家教育部将示范校建设对象从宏观学校转向微观专业,充分说明高职院校改革已从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进入到更为纵深的专业建设系统实践;骨干校建设则是对示范校建设进行政校行企合作机制构建的传承和深化。高职院校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所特有的三个不同层面问题,即:

    (1)专业内涵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部分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痕迹明显,专业内涵不清,缺乏针对当地产业发展的个性化设计,雷同现象严重,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相差甚远。国家教育部主导的高职院校示范性重点专业建设方案相似度高就很能说明问题。

    (2)自身条件和社会办学资源强调过分。

    部分高职院校在面对办学过程中制约专业发展的“办学资源来源单一、实训环境规模不足、师资队伍能力弱化、专业课程内容陈旧”四大瓶颈问题时,往往缺乏破解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构建问题的创新思路和有效方法,过分强调专业办学条件薄弱,无法通过搭建政校行企战略合作平台来有效改善专业办学条件。

    (3)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乏善可陈。

    部分高职院校找不到提升学生内在学习欲望和自信的有效方法,并因经费和机制问题而对改善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束手无策。教师也往往缺乏勇于创新的自信心和执行力,课程教学内容严重偏离产业实际,并按照“别人教什么、我能教什么以及学生能懂什么”进行课程教学,工学结合流于形式,直接导致课程内涵不清,课程之间逻辑混乱,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社会需要。

    2001年以前,深职院计算机类专业虽然高度重视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研究,微观课程建设成绩斐然,但因政校行企战略合作平台缺失,师资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实训环境严重不足,仅有普通机房,教师参与课程建设能力偏弱,教学内容缺乏产业特色,研究高职类专业建设方法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真正满足产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成为摆在深职院人面前的宏大使命与紧迫任务。

    2001年底,深职院正式成立网络专业。从申报深圳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网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专业建设研究”(课题编号:ZD-AO54)开始,为形成“可借鉴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可仿效的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共建方案”,网络专业以创建省级和国家级高职示范性专业为契机,着力进行专业建设实践的理论总结,并在理论总结的指导下进行再实践、再总结,网络专业在2007年和2009年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厅、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组织的专家验收,正式成为广东省高职高专示范专业和首批国家高职示范性专业,《网络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成果同时荣获2009年国家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广东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深职院网络专业的同仁们也为本书贡献了诸多的心得体会和实践教学经验,让本书的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具指导性和操作性。同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万水分社总编辑雷顺加编审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也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上篇 目标定位
    第一章 网络专业10年建设概述 2
    第一节 网络专业教研历程 2
    第二节 专业建设实践成果 3
    第三节 专业建设理论创新 8
    一、联动机制构建模式创新 9
    二、专业办学的国际化创新 10
    三、学生低进高出结果创新 11
    第二章 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13
    第一节 人才培养理念概述 13
    一、通才教育PK专才教育⑵ 13
    二、学科建设PK专业建设 15
    三、国内外名人的教育论述 17
    第二节 模式变革的必要性 19
    一、中国高等教育面临危机 19
    二、普通高校开始被动转型 20
    三、生源不足影响办学效益 21
    四、高职院校谋求生存空间 22
    第三节 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23
    第三章 专业建设宏观目标确定 25
    第一节 专业内涵宏观定位 25
    一、技术分化催生新的专业 25
    二、专业内涵决定教学内容 26
    三、主流技术界定专业内涵 27
    四、办学特色弥补素质差异 29
    第二节 人才培养规格定位 30
    一、毕业文凭PK职业技能 30
    二、培养规格影响职业能力 31
    三、岗位需要决定培养规格 32
    中篇 办学条件
    第四章 政校行企战略合作平台 34
    第一节 战略合作平台搭建 34
    一、校企合作模式类别分析 34
    二、战略合作企业选取标准 35
    三、政校行企战略合作平台 36
    第二节 政校行企资源共享 38
    一、现有社会办学资源分析 38
    二、社会办学资源整合实践 38
    第五章 专业技能实训环境建设 44
    第一节 校内技能实训环境 44
    一、校内实训环境建设意义 44
    二、校内的生产性实训问题 44
    三、校内实训环境建设思考 46
    四、实训环境建设指导思想 47
    五、校内实训环境建设思路 47
    六、校内实训环境建设成果 48
    第二节 校外企业实习基地 50
    一、企业实习基地建设意义 50
    二、企业实习基地角色扮演 50
    三、基地运行不利因素分析 51
    四、企业实习基地建设思路 52
    五、企业实习基地管理要点 53
    第六章 校企专兼师资队伍建设 54
    第一节 校内专业师资队伍 54
    一、校内师资队伍建设意义 54
    二、师资建设不利因素分析 54
    三、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做法 55
    四、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共赢 57
    第二节 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58
    一、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意义 58
    二、兼职师资队伍构成分析 59
    三、兼职师资队伍建设思路⒃ 60
    第七章 专业课程建设及其评价 62
    第一节 优质专业课程建设思路 62
    一、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进阶课程模块化 62
    二、共享产业教育资源的人才评价标准化 65
    三、不求所有但求最佳的专业教材系列化 68
    四、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核心课程精品化 69
    第二节 国家精品课程评价指标解读 69
    一、评审指标及其内涵要求 69
    二、评审指标及其内涵解读 71
    三、国家精品课程的再认识 75
    下篇 教学实施
    第八章 工学结合教学方法实践 78
    第一节 工学结合基本概念⒄ 78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78
    二、工学结合模式学生受益 78
    三、工学结合实施存在阻力 79
    第二节 工学结合教学方法 80
    一、教学计划体现工学结合 80
    二、课程设计思考工学结合 81
    三、教学过程借助工学结合 81
    四、学生创新实施工学结合 81
    五、学生实习落实工学结合 81
    六、考试评价推动工学结合 83
    第三节 教学运行评价反馈 83
    一、教学既督又导提升水平 83
    二、教师评学促进科学管理 83
    三、课程体系及时评估反馈 83
    四、企业学生问卷调查反馈 84
    第九章 素质教育提升教学效果 85
    第一节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85
    一、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⒆ 85
    二、当代学生品德修养分析⒇ 86
    第二节 强化学生学习欲望 87
    一、学生学习欲望缺失分析 88
    二、专业人才培养及其成效 88
    后记 92
    一、挑战自我再立标杆 92
    二、高职本科意义重大 92
    附录A 名词解释 94
    一、CCNA、CCNP、CCIE 94
    二、OCA、OCP、OCM 94
    附录B-1 示范校专业建设与骨干校机制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实践 95
    附录B-2 物联网人才培养与三网融合的理性思考 124
    附录C 教研课题立项申报思考 129
    一、教学研究目的价值分析 129
    二、教学研究课题申报误区 129
    三、教学研究课题申报思考 129
    附录D-1 国家示范校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重点的计算机专业群建设方案 132
    一、项目背景分析 133
    二、项目建设目标 134
    三、建设方案 135
    四、项目进度和预期效果 143
    五、项目可行性分析 145
    附录D-2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50
    一、专业名称 151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151
    三、招生对象 151
    四、标准学制 151
    五、职业目标 151
    六、职业能力 152
    七、专业培养目标 156
    八、毕业资格与要求 156
    九、课程体系设计 157
    (二)参考教学计划 159
    十、专业主干课程描述 160
    十一、基本实训条件 165
    十二、师资要求 167
    附录D-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示范性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168
    一、基本概况 168
    二、建设成效 169
    三、特色与亮点 176
    四、经验与体会 179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179
    六、结语 179
    附录D-4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181
    一、专业培养目标 181
    二、毕业生就业方向 181
    三、教学基本要求 181
    四、学生应修学分和应取得的证书 182
    五、各教学环节总体安排 182
    六、各类课程学时分配 182
    七、主干课程(含5门核心课程)及主要内容 182
    八、课程及集中实践学时学分安排 183
    参考文献 186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