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听力密码  听力密码  新概念美语  单词密码  巧用听写练听力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 者】主编 石品德 石瑛 【I S B N 】978-7-5170-3316-5 【责任编辑】杨元泓 【适用读者群】高职高专 【出版时间】2015-11-13 【开 本】16开 【装帧信息】平装(光膜) 【版 次】第1版第1次印刷 【页 数】188 【千字数】296 【印 张】11.75 【定 价】22 【丛 书】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备注信息】
图书详情

    本书坚持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直观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让读者感觉舒心、用后受益,更好地为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孔和轴的极限与配合,技术测量基础,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与检测,滚动轴承、键和花键、螺纹的互换性,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互换性,圆锥结合的互换性与检测,尺寸链。

    本书侧重于基本概念的讲述和标准的应用,内容简明扼要,理论联系实际,且各章均配有实践与思考题,还有解题需要的工程表格,为教学与自学者的使用提供方便。本书符合高职高专的教学特点与实际,突出技能型人才培养特征要求,可作为高职高专工科教学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用书。

    •采用最新的国家标准,运用各校教学改革的成果。

    •较详细地讲述了各种测量方法和测量器具,给出大量的技术应用实例,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语言简练,条理清楚,各章均设置了适量的实践与思考题,有利于“工学结合型”的学习。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已渗透到零部件制造与检测、专业化生产组织协作、产品装配与测试验收、产品售后服务与使用等全部生产活动中。现代化大生产是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没有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技术就没有现代化大生产,同时现代化大生产又丰富、促进、完善与创新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与教学研究必须适应和跟踪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与发展,务实服务于现代化大生产是教学与教学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是联系设计系列课程和工艺系列课程的纽带,是架设在技术基础课、实践实训课和专业技术课之间的桥梁,也是现代制造中不可或缺的生产原则和有效技术手段。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已经成为高职高专工科院校机械类和近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主干技术课程。它不仅将标准化领域的有关部分内容结合在一起,还融合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生产技术组织与管理等诸多信息内容。其内容主要是标准化和工程计量学技术有关部分的有机结合。

    根据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研究如何以公差配合、技术检测、标准落实来保证实现互换性生产。本教材共分9章,主要围绕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测量仪器与工具及其使用)两大方面展开,采用最新的国家标准,运用各校教学改革的成果,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心得,并参考许多同类教材编写而成。同时较详细地讲述了各种测量方法和测量器具,给出大量的技术应用实例,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力求语言简练,条理清楚;为配合教学工作,各章均设置了适量的实践与思考题,有利于“工学结合型”的学习,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与实践内容的取舍。《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材适用面广,不仅仅适用于高职高专的教学需要,也适用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关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工作的人士学习与参考。

    本书由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石品德和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石瑛担任主编,清运职业技术学院杨晓伟、郭汉桥担任副主编。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很多老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得到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万水分社相关领导和编辑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另外在编写过程中,还引用了大量的国标和技术文件等资料,文中未能一一标注出处,在此对这些资料的作者或单位表示衷心地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时间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错误和不足、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概述 1
    1.1.1 互换性的概念 1
    1.1.2 互换性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 1
    1.1.3 互换性的分类 2
    1.2 误差和公差 3
    1.2.1 误差 3
    1.2.2 公差 3
    1.3 互换性与标准化 4
    1.3.1 标准与标准化 4
    1.3.2 优先数系与优先数 4
    1.3.3 计量工作与发展 5
    1.4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与要求 6
    1.4.1 研究对象 6
    1.4.2 任务 6
    1.4.3 基本要求 6
    实践与思考 7
    第2章 孔和轴的极限与配合 8
    2.1 概述 8
    2.2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8
    2.2.1 有关孔和轴的定义 8
    2.2.2 有关尺寸的术语及定义 9
    2.2.3 有关偏差、尺寸公差、公差带的
    术语及定义 10
    2.2.4 有关配合的术语及定义 12
    2.3 极限与配合标准的主要内容 16
    2.3.1 标准公差及标准公差系列 16
    2.3.2 基本偏差及基本偏差系列 18
    2.3.3 基准制 24
    2.3.4 公差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26
    2.3.5 一般、常用、优先公差带与配合 26
    2.4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29
    2.5 尺寸精度设计 29
    2.5.1 基准制的选择 30
    2.5.2 公差等级的选择 31
    2.5.3 配合的选择 34
    实践与思考 39
    第3章 技术测量基础 41
    3.1 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 41
    3.1.1 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 41
    3.1.2 测量基准和尺寸传递系统 41
    3.1.3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 45
    3.2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47
    3.2.1 测量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47
    3.2.2 测量误差分类与处理 48
    3.2.3 测量误差合成 52
    3.3 用普通测量器具检测 54
    实践与思考 58
    第4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59
    4.1 概述 59
    4.1.1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 59
    4.1.2 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及其符号 60
    4.1.3 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 60
    4.1.4 形位公差带 63
    4.2 形状误差与形状公差 64
    4.2.1 形状公差与公差带 64
    4.2.2 轮廓度公差与公差带 65
    4.2.3 形状误差及其评定 66
    4.3 位置误差与位置公差 68
    4.3.1 定向公差与公差带 69
    4.3.2 定位公差与公差带 71
    4.3.3 跳动公差与公差带 72
    4.3.4 位置误差及其评定 74
    4.4 公差原则 74
    4.4.1 有关术语定义 74
    4.4.2 独立原则 76
    4.4.3 相关要求 77
    4.5 形位公差的选用 84
    4.5.1 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 84
    4.5.2 形位公差值的选择 85
    4.5.3 公差原则和公差要求的选择 90
    4.5.4 基准的选择 91
    4.5.5 未注形位公差的规定 91
    4.5.6 形状和位置公差选择举例 92
    4.6 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93
    4.6.1 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 93
    4.6.2 测量坐标值原则 94
    4.6.3 测量特征参数的原则 95
    4.6.4 测量跳动原则 95
    4.6.5 控制实效边界原则 96
    实践与思考 96
    第5章 表面粗糙度与检测 98
    5.1 概述 98
    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99
    5.2.1 术语与定义 99
    5.2.2 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100
    5.3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与标注 102
    5.3.1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用 102
    5.3.2 表面粗糙度参数数值的选用 102
    5.3.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104
    5.4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107
    实践与思考 107
    第6章 滚动轴承、键和花键、螺纹的互换性 108
    6.1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108
    6.1.1 滚动轴承的组成和形式 108
    6.1.2 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及其应用 108
    6.1.3 滚动轴承与轴、外壳孔的
    配合特点 109
    6.1.4 滚动轴承配合的选择 110
    6.2 键和花键结合的互换性 116
    6.2.1 键联接件的互换性 116
    6.2.2 花键联接件的互换性 119
    6.3 普通螺纹结合的互换性 122
    6.3.1 普通螺纹件的使用要求和
    基本牙型 122
    6.3.2 螺纹几何参数对互换性的影响 123
    6.3.3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 125
    6.3.4 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选用 126
    6.3.5 螺纹标记 127
    6.4 螺纹的检测 127
    实践与思考 130
    第7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互换性 131
    7.1 概述 131
    7.1.1 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131
    7.1.2 齿轮的加工误差 132
    7.2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的评定指标
    及检测 133
    7.2.1 轮齿同侧齿面偏差 133
    7.2.2 径向综合偏差与径向跳动 139
    7.2.3 齿厚偏差及齿侧间隙 141
    7.3 齿轮坯精度、齿轮轴中心距、轴线
    平行度和轮齿接触斑点 143
    7.3.1 齿轮坯精度 144
    7.3.2 轴中心距和平行度偏差 145
    7.3.3 轮齿接触斑点 145
    7.4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及其应用 146
    7.4.1 精度标准 146
    7.4.2 各偏差允许值计算公式和标准值 147
    7.4.3 齿轮的检验组(推荐) 147
    7.4.4 应用 148
    实践与思考 154
    第8章 圆锥结合的互换性与检测 155
    8.1 概述 155
    8.2 圆锥各参数误差对互换性的影响 158
    8.2.1 圆锥直径偏差对基面距的影响 158
    8.2.2 圆锥斜角误差对基面距的影响 159
    8.2.3 圆锥形状误差对回锥结合的影响 159
    8.3 圆锥公差与配合 159
    8.3.1 圆锥公差 159
    8.3.2 圆锥配合 164
    8.4 锥度的检测 165
    8.4.1 直接测量法 166
    8.4.2 间接测量法 166
    8.4.3 量规检测法 166
    实践与思考 167
    第9章 尺寸链 168
    9.1 概述 168
    9.1.1 尺寸链的含义及其特性 168
    9.1.2 尺寸链的组成 168
    9.1.3 尺寸链的分类 169
    9.2 尺寸链的确立与分析 170
    9.2.1 确定封闭环 170
    9.2.2 查找组成环 170
    9.2.3 画尺寸链线图 171
    9.2.4 分析计算尺寸链的任务和方法 171
    9.3 用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 172
    9.3.1 基本公式 172
    9.3.2 校核计算 172
    9.3.3 设计计算 174
    9.4 用大数互换法解尺寸链 176
    9.4.1 基本公式 176
    9.4.2 校核计算 177
    9.4.3 设计计算 178
    9.5 用其他方法解装配尺寸链 179
    9.5.1 分组互换法 179
    9.5.2 修配法 180
    9.5.3 调整法 180
    实践与思考 181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