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听力密码  听力密码  新概念美语  单词密码  巧用听写练听力

H3C路由器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 者】王达 【I S B N 】978-7-5170-0958-0 【责任编辑】张玉玲 【适用读者群】本专通用 【出版时间】2013-08-21 【开 本】16开 【装帧信息】平装(光膜) 【版 次】第1版第1次印刷 【页 数】896 【千字数】1640 【印 张】56 【定 价】108 【丛 书】 【备注信息】
图书详情

    本书是目前国内图书市场中第一本,也是国内最全面、最系统的纯H3C路由器大型配置与管理手册。

    全书近900页,共15章。从最基础的H3C路由器设备选型、Comware 5.2系统的使用与管理,以及各种H3C路由器接口、各种WAN接入、DHCP/DNS、ARP、NAT、静态路由、RIP路由等配置与管理,到高级的OSPF路由、IS-IS路由、BGP路由、路由策略和策略路由、L2TP VPN、IPSec VPN、DVPN等配置与管理。书中提供了全面、翔实的各功能工作原理、功能配置思路分析、详尽的功能配置步骤和上千个各层次配置示例。

    本书既是读者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学习H3C路由器配置与管理的首选工具图书,又是目前各大高校和H3C培训机构的最佳H3C路由器教材。

    本书的写作动机

    本书本应是《路由器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H3C篇》的第二版,但为了统一本系列图书(本次同时出版四本图书:《Cisco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第二版)、《Cisco路由器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第二版)、《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第二版)、《H3C路由器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第二版))的书名,现改名为《H3C路由器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第二版)。

    自《路由器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H3C篇》于2011年上市以来,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读者支持和高度评价。随着这几年与读者朋友的交流,更加充分地了解了读者的普遍需求,再加上本人自身不断地学习和研究积累了比较多的新经验和技巧。为了使广大读者朋友从书中获得更加专业的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笔者花了几个月时间,对原书进行了全面改写(绝不是简单的再版,修改率近乎100%),并且新增了大量内容(新增比例在30%以上),特别是新增了大量的综合配置案例。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从篇幅上,还是从图书质量上都较原书有较大提高,如果要用一个量来形容的话,图书质量,以及图书在专业性、实用性方面较原书有成倍的提高。目的就是希望改版后的书能更加通俗、更加深入、更加专业、更加实用,让更多读者朋友从中受益,期待得到更多读者朋友的支持。

    本书的主要特色

    无论与其他同类图书进行横向还是纵向比较,本书均具有以下非常鲜明的特色:

    (1)史上最大型的H3C路由器配置与管理手册。

    本书是专门介绍H3C路由器配置与管理的,全书篇幅近900页(为了压缩篇幅,书中的表格和配置代码部分采用了六号和小五号字体,如按其他同类图书的五号字体,再加上较大的行间距,则整个篇幅将远超千页),是目前国内同类图书中最大型的H3C路由配置与管理手册。

    (2)史上最系统的H3C路由器配置与管理手册。

    本书是目前国内同类图书中内容最全面、最系统的H3C路由器配置与管理手册,远非其他同类图书可比。本书全面、系统、深入地介绍了H3C路由器中静态路由、RIP、OSPF、IS-IS、BGP等H3C路由器所有支持的动态路由协议和路由策略/策略路由综合技术,以及L2TP VPN、IPSec VPN、DVPN和Cisco Easy VPN(新增)这三种最主要的H3C路由器VPN解决方案的基本配置思路和配置方法。除此之外,在本书的最开始还介绍了H3C路由器系列的产品选型,Comware 5.2版本系统的基本使用与管理,各种路由器接口、DHCP/DNS服务器、ARP攻击解决方案、NAT应用方案的配置与管理等,是国内最权威的H3C路由器配置案头宝典,真正的“一册在手,别无所求”。

    (3)深入浅出的技术原理剖析与分层次配置示例的完美结合。

    本书区别于许多同类图书,不仅有比较深入的各种H3C路由器技术原理剖析,而且列举了大量不同级别的应用配置示例。这种有机结合可以使广大读者朋友,特别是初级读者朋友不再是孤立地学习这些枯燥的技术原理,而是能体验到这些技术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反过来又加深了对这些技术原理的理解。另外,书中大量的配置示例也是分层次的,这样就使读者朋友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各具体配置命令的使用方法,更能深入理解不同配置命令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应用方法。

    (4)综合的配置思路分析和详尽的配置步骤介绍完美结合。

    本书在介绍H3C路由器功能配置与管理时注意思路分析与配置步骤介绍的完美结合,而不是机械地罗列出各种功能配置步骤,这样就使读者朋友在“知其然”的同时“知其所以然”,可以充分理解各种具体功能的基本配置和实现原理,可以在实际的网络设备配置工作中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本书适用的读者对象

    本书内容非常全面、系统,适合于各层次的读者,具体如下:

     各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

     各H3C设备培训机构(可作为教材或辅导教材)

     希望能从零开始学习H3C路由器配置与管理的读者

     以前没有系统地学习过H3C路由器配置与管理的读者

     看不懂H3C路由器配置方案,没有掌握通用配置方法的读者

     希望有一本可用于平时工作中查阅的大型H3C路由器配置手册的读者

    阅读本书需要注意的地方

    由于在相同品牌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中存在相同的功能和配置方法,在不同品牌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中又存在相同的技术原理,为了避免本系列图书中存在大量的重复内容,使同时购买这几本书的读者真正感到物有所值,在阅读本书时,请注意以下几个地方:

     强烈建议在阅读本书前阅读《Cisco路由器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第二版),因为为了避免内容重复,通用路由器协议和标准的基础知识与技术原理仅在该书中有详细介绍。

     为了避免内容重复,H3C路由器与H3C三层交换机相同的VRRP、QoS、IP组播、IEEE 802.1x和AAA等内容本书不作介绍,请参见《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手册》(第二版)。

     书中的配置代码中,粗体部分是命令本身或关键字选项部分,是不可变的;斜体部分是命令或者关键字参数部分,是可变的。

     本书中绝大部分均在不同的H3C设备模拟器中模拟练习。这些模拟器可以在下面介绍的读者群共享中下载。

    本书的服务与支持

    本书由王达主笔并统稿,参加编写、校验和排版的人员有:何艳辉、王珂、沈芝兰、马平、何江林、刘凤竹、卢京华、周志雄、洪武、高平复、周建辉、孔平、尚宝宏、姚学军、张磊、刘学、李翔、王娇、李敏、吴鹏飞、宋希岭、刘中洲、潘朝阳、刘伟、曾平辉、李京杨、张跃、周平辉、王新宇、王薄、韩大为、宋宝强、史鹏宇、陆伟等。另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的各位领导和编辑老师为本书付出了非常艰辛的劳动,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谢意。但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尽管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校验,但书中仍可能存在一些错误和瑕疵,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万分感谢!

    另外本书读者可以通过以下渠道享受相关服务:

     多个专家博客和认证微博

    笔者的主要专家博客:http://winda.blog.51cto.com、http://blog.chinaunix.net/uid/10659021.html、http://blog.csdn.net/lycb_gz。每个博客里面有好几百篇各方面的专业技术和职业指导文章,以及大量我以前所出版的图书的精彩试读章节。读者朋友不仅可以在里面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还可以直接向我提问。

    笔者的两个认证微博:weibo.com/winda(新浪微博)、t.qq.com/winda2010(腾讯微博)。

     多个超级QQ读者群

    目前还可以加入的超级QQ读者群有:74496579(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地区读者专用)、21576699(辽宁、黑龙江、吉林、青海、甘肃、西藏、内蒙古、宁夏、新疆地区读者专用)、69537591(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地区读者专用)、19129079(湖南、湖北、江西、云南、四川、安徽地区读者专用)、41283311(广东、广西、海南地区读者专用)、101580747(山东、山西、陕西、重庆、贵州地区读者专用),各位请按地区对应加入其中的一个QQ读者群。

    读者朋友不仅可以与这些读者群本地区的好几百名读者交流、学习,还可以得到我的各方面指导和帮助,享受许多其他地方很难得到的各方面的技术资源。

    第1章 H3C主要系列路由器安装、选型和应用 1
    1.1 H3C路由器产品系列综述 2
    1.1.1 H3C路由器系列分类 2
    1.1.2 H3C ER系列路由器 2
    1.1.3 H3C MSR系列路由器 3
    1.1.4 H3C MSR系列路由器的接口卡和
    接口模块 4
    1.1.5 H3C SR系列路由器 10
    1.2 MSR 900系列 11
    1.2.1 MSR 900系列路由器基本配置和主要
    功能特性 11
    1.2.2 MSR 900系列路由器的主要应用 12
    1.3 H3C MSR 20系列路由器 14
    1.3.1 H3C MSR 20系列路由器基本配置和
    主要功能特性 14
    1.3.2 H3C MS 20系列路由器的主要应用 15
    1.4 H3C MSR 30系列路由器 17
    1.4.1 H3C MSR 30系列路由器简介 17
    1.4.2 H3C MSR 30系列路由器基本配置和
    主要特性比较 18
    1.5 H3C MSR 50系列路由器 19
    1.5.1 H3C MSR 50系列路由器基本配置和
    主要特性 19
    1.5.2 H3C MSR 50系列路由器的主要应用 20
    1.6 H3C MSR系列路由器接口及指示灯 22
    1.6.1 MSR 20系列路由器接口及指示灯说明 22
    1.6.2 MSR 30系列路由器接口及指示灯说明 29
    1.6.3 MSR 50系列路由器接口及指示灯说明 36
    第2章 Comware 5基本使用与管理 41
    2.1 Comware 5基础 42
    2.1.1 Comware 5体系架构及主要优势 42
    2.1.2 Comware CLI视图 43
    2.2 Comware 5下载、安装和备份 45
    2.2.1 MSR Comware版本 45
    2.2.2 通过FTP方式进行Comware软件的下载
    与升级安装 46
    2.2.3 通过FTP方式进行Comware软件
    的备份 48
    2.2.4 通过BootROM设置启动文件 49
    2.3 Comware 5命令行接口 50
    2.3.1 Comware 5命令行接口简介 50
    2.3.2 命令行在线帮助的使用方法 51
    2.3.3 命令行同步信息输出功能的启用 52
    2.3.4 命令行的undo格式 52
    2.3.5 命令行的编辑功能 52
    2.3.6 命令行的显示控制 54
    2.3.7 命令行的历史命令记录 55
    2.3.8 命令行常见错误信息 56
    2.4 Comware 5的基本使用与配置 56
    2.4.1 Comware 5的基本使用方法 56
    2.4.2 系统时间的配置步骤及示例 57
    2.4.3 用户级别和命令级别的配置步骤及示例 60
    2.4.4 用户级别切换的配置步骤及示例 62
    2.4.5 命令级别的修改方法 64
    2.5 Comware 5文件系统管理 65
    2.5.1 存储设备的命名 65
    2.5.2 文件名参数输入规则 66
    2.5.3 文件操作 66
    2.5.4 目录操作 70
    2.5.5 Comware 5存储设备操作 71
    2.6 Comware 5配置文件管理 73
    2.6.1 Comware 5配置文件简介 73
    2.6.2 多配置文件 73
    2.6.3 保存当前配置的方法 74
    2.6.4 配置回滚的方法 75
    2.6.5 设置下次启动配置文件 78
    2.6.6 备份下次启动配置文件 78
    2.6.7 删除设备中的下次启动配置文件 79
    2.6.8 恢复下次启动配置文件 80
    2.6.9 设备配置文件的查看方法 80
    2.7 MSR系列路由器的Web配置方法 83
    2.7.1 登录Web方法 84
    2.7.2 Web网管页面布局介绍 84
    2.7.3 Web网管用户级别 85
    2.7.4 通过命令行管理Web网管 85
    第3章 接口配置与管理 86
    3.1 以太网接口/子接口基本配置 87
    3.1.1 以太网接口类型 87
    3.1.2 以太网接口的基本配置 87
    3.1.3 以太网子接口的基本配置 89
    3.1.4 配置以太网接口的流量控制功能 90
    3.1.5 配置以太网接口物理连接状态抑制功能 91
    3.1.6 启用以太网接口环回测试功能 91
    3.1.7 配置以太网接口工作模式 92
    3.1.8 配置Combo接口 93
    3.2 二层以太网接口/子接口的高级配置 94
    3.2.1 配置以太网端口组 94
    3.2.2 配置以太网接口自协商速率 95
    3.2.3 配置以太网接口/子接口风暴抑制比 96
    3.2.4 配置以太网接口环回监测功能 101
    3.2.5 配置以太网接口的MDI模式 104
    3.2.6 配置检测以太网接口的连接电缆 105
    3.2.7 配置以太网接口流量阈值控制功能 106
    3.3 三层以太网接口/子接口配置 108
    3.3.1 配置以太网接口/子接口的MTU 108
    3.3.2 配置以太网接口/子接口的MAC地址 109
    3.3.3 配置以太网接口为混杂模式 109
    3.4 以太网接口管理 110
    3.5 异步串口和AUX接口配置 121
    3.5.1 配置异步串口 121
    3.5.2 配置AUX接口 125
    3.6 Loopback/NULL接口配置 126
    3.6.1 配置Loopback接口 126
    3.6.2 配置Null接口 126
    3.7 CE1/PRI接口配置与管理 127
    3.7.1 CE1/PRI接口简介 127
    3.7.2 配置CE1/PRI接口工作在E1方式 128
    3.7.3 配置CE1/PRI接口工作在CE1方式 129
    3.7.4 配置CE1/PRI接口工作在PRI方式 130
    3.7.5 配置CE1/PRI接口其他参数 131
    3.7.6 CE1/PRI接口管理 135
    3.8 CT1/PRI接口配置与管理 139
    3.8.1 配置CT1/PRI接口作为CT1接口 139
    3.8.2 配置CT1/PRI接口作为PRI接口 140
    3.8.3 配置CT1/PRI接口其他参数 141
    3.8.4 CT1/PRI接口管理 148
    3.9 E1-F/T1-F接口配置 150
    3.9.1 配置E1-F接口工作在成帧方式 151
    3.9.2 配置E1-F接口工作在非成帧方式 152
    3.9.3 配置E1-F接口的其他参数 152
    3.9.4 配置T1-F接口参数 156
    3.10 路由器接口IP地址配置 161
    3.10.1 配置接口IP地址 162
    3.10.2 接口IP地址的配置示例 162
    3.10.3 配置接口借用IP地址 164
    3.10.4 接口借用IP地址的配置示例 164
    3.10.5 以太网子接口配置示例 165
    第4章 WAN接入配置与管理 167
    4.1 PPP协议基础 168
    4.1.1 PPP协议体系结构 168
    4.1.2 PPP会话身份认证原理 169
    4.2 PPP协议配置 170
    4.2.1 PPP协议配置基本思路 170
    4.2.2 配置PAP认证 171
    4.2.3 认证方配置了用户名情形下的CHAP
    认证配置 174
    4.2.4 认证方没有配置用户名情形下的CHAP
    认证配置 176
    4.2.5 PPP PAP单向认证配置示例 177
    4.2.6 PPP PAP双向认证配置示例 179
    4.2.7 PPP CHAP认证配置示例 180
    4.3 PPP协商参数配置 181
    4.3.1 配置协商超时时间间隔 181
    4.3.2 配置协商IP地址 182
    4.3.3 配置协商DNS服务器地址 185
    4.3.4 PPP协商IP地址配置示例 186
    4.4 MP配置 187
    4.4.1 MP的实现方式和协商过程 187
    4.4.2 通过虚拟模板接口配置MP 188
    4.4.3 通过MP-group方式配置MP 190
    4.4.4 MP配置示例 192
    4.5 Modem拨号配置 194
    4.6 PPPoE ADSL配置 197
    4.6.1 配置PPPoE服务器 198
    4.6.2 配置PPPoE客户端的拨号接口 200
    4.6.3 配置PPPoE会话 202
    4.6.4 PPPoE服务器配置示例 203
    4.6.5 PPPoE服务器和客户端配置示例 204
    4.6.6 利用ADSL Modem将局域网接入
    Internet的配置示例 206
    第5章 DHCP/DNS服务配置与管理 208
    5.1 DHCP服务器地址池配置与管理 209
    5.1.1 H3C设备上DHCP服务器地址池基础 209
    5.1.2 创建DHCP服务器地址池 211
    5.1.3 配置普通模式地址池的静态绑定地址
    分配方式 211
    5.1.4 配置普通模式地址池的动态分配地址
    方式 213
    5.1.5 配置扩展模式地址池的动态地址分配
    方式 215
    5.1.6 配置DHCP客户端域名后缀 217
    5.1.7 配置DHCP客户端DNS服务器地址 218
    5.1.8 配置DHCP客户端WINS服务器和NetBIOS节点类型 219
    5.1.9 配置DHCP客户端网关地址 220
    5.1.10 配置DHCP服务器自动配置 221
    5.1.11 配置DHCP服务器Option 82处理
    方式 222
    5.1.12 DHCP服务器管理 223
    5.2 启动DHCP服务 229
    5.3 在H3C设备接口上应用DHCP服务器配置 230
    5.3.1 配置接口工作在DHCP服务器模式 230
    5.3.2 引用扩展模式DHCP服务器地址池 231
    5.4 H3C设备基本DHCP服务器配置示例 231
    5.4.1 静态绑定普通模式DHCP服务器地址池
    配置示例 231
    5.4.2 动态分配方式普通模式DHCP服务器
    地址池配置示例 232
    5.4.3 扩展模式DHCP服务器地址池
    配置示例 234
    5.5 DHCP服务器的安全功能配置 235
    5.5.1 配置伪DHCP服务器检测功能 235
    5.5.2 配置IP地址重复分配检测功能 236
    5.5.3 配置授权ARP功能 237
    5.6 DHCP中继配置与管理 238
    5.6.1 DHCP中继简介及配置任务 238
    5.6.2 配置接口的DHCP中继工作模式 239
    5.6.3 配置DHCP服务器组 240
    5.6.4 配置DHCP中继的地址匹配检查 241
    5.6.5 配置DHCP中继动态用户地址表项
    定时刷新 243
    5.6.6 配置DHCP中继支持授权ARP 244
    5.6.7 配置DHCP中继的伪DHCP服务器
    检测 244
    5.6.8 通过DHCP中继释放客户端IP地址 245
    5.6.9 配置DHCP中继支持Option 82功能 245
    5.6.10 DHCP中继管理 249
    5.6.11 伪DHCP服务器检测示例 255
    5.6.12 DHCP中继配置示例 257
    5.7 DHCP Snooping配置与管理 258
    5.7.1 DHCP Snooping的两个主要功能 258
    5.7.2 配置DHCP Snooping基本功能 260
    5.7.3 配置DHCP Snooping支持Option 82
    功能 261
    5.7.4 配置DHCP Snooping表项备份功能 265
    5.7.5 配置防止DHCP饿死攻击 266
    5.7.6 配置防止伪造DHCP续约报文攻击 267
    5.7.7 DHCP Snooping管理 267
    5.7.8 DHCP Snooping配置示例 271
    5.7.9 DHCP Snooping支持Option 82配置
    示例 272
    5.8 DHCP客户端配置与管理 272
    5.8.1 配置作为DHCP客户端 272
    5.8.2 DHCP客户端管理 273
    5.9 DNS服务配置与管理 273
    5.9.1 DNS域名解析功能的配置步骤及示例 273
    5.9.2 配置DNS代理 275
    5.9.3 配置DNS spoofing 275
    5.9.4 静态域名解析配置示例 276
    5.9.5 DNS代理配置示例 276
    第6章 ARP配置与管理 278
    6.1 ARP协议基础 279
    6.1.1 ARP缓存表项 279
    6.1.2 ARP协议报文格式 280
    6.1.3 ARP地址解析原理 281
    6.2 ARP配置与管理 282
    6.2.1 添加静态ARP表项 282
    6.2.2 配置支持的ARP表项最大数目 283
    6.2.3 配置接口动态学习ARP表项的
    最大数目 284
    6.2.4 配置动态ARP表项的老化时间 284
    6.2.5 启用动态ARP表项检查功能 284
    6.2.6 配置授权ARP 285
    6.2.7 ARP管理 285
    6.2.8 ARP配置示例 288
    6.2.9 DHCP中继上的授权ARP功能
    配置示例 289
    6.3 免费ARP配置与管理 291
    6.3.1 免费ARP报文的主要功能 291
    6.3.2 免费ARP的主要应用 291
    6.3.3 配置免费ARP 292
    6.4 代理ARP配置与管理 293
    6.4.1 两种代理ARP应用 293
    6.4.2 配置代理ARP功能 294
    6.4.3 代理ARP管理 295
    6.4.4 普通代理ARP配置示例 295
    6.4.5 本地代理ARP配置示例 296
    6.5 ARP Snooping配置与管理 297
    6.6 ARP攻击防御配置与管理 298
    6.6.1 ARP攻击类型和原理 299
    6.6.2 接入设备ARP攻击解决方案 301
    6.6.3 网关设备攻击解决方案及配置任务 302
    6.6.4 ARP防止IP报文攻击功能配置与管理 303
    6.6.5 源MAC地址固定的ARP攻击检测
    功能配置与管理 305
    6.6.6 ARP报文源MAC地址一致性检查功能
    配置与管理 306
    6.6.7 ARP主动确认功能配置与管理 306
    6.6.8 配置ARP自动扫描、固化功能 307
    第7章 NAT配置与管理 309
    7.1 H3C路由器主要NAT类型 310
    7.1.1 静态NAT地址转换 310
    7.1.2 动态NAT地址转换 311
    7.2 配置静态NAT地址转换 313
    7.2.1 配置一对一静态NAT地址转换 313
    7.2.2 配置网段对网段静态NAT地址转换 315
    7.2.3 一对一静态地址转换配置示例 316
    7.3 配置动态NAT地址转换 316
    7.3.1 配置NOPAT 317
    7.3.2 配置NAPT 319
    7.3.3 配置Easy IP 320
    7.3.4 NOPAT配置示例 321
    7.3.5 NAPT配置示例 321
    7.4 内部服务器配置 322
    7.4.1 配置普通内部服务器 322
    7.4.2 配置内部服务器负载均衡 325
    7.4.3 普通内部服务器配置示例 327
    7.4.4 内部服务器负载均衡访问配置示例 328
    7.5 DNS Mapping配置 328
    7.5.1 配置DNS Mapping 329
    7.5.2 DNS Mapping配置示例 329
    7.6 NAT访问连接限制配置与管理 330
    7.6.1 配置NAT访问连接限制 331
    7.6.2 NAT连接限制管理 333
    7.7 NAT日志配置与管理 336
    7.7.1 启用NAT日志功能 336
    7.7.2 配置NAT日志的输出 337
    7.7.3 NAT日志输出至信息中心配置示例 339
    7.7.4 NAT日志输出至日志服务器配置示例 340
    7.8 NAT管理 340
    第8章 静态/RIP路由配置与管理 351
    8.1 静态路由配置 352
    8.1.1 默认路由及其产生方式 352
    8.1.2 配置静态路由 352
    8.1.3 静态路由管理 355
    8.1.4 静态路由典型配置示例 356
    8.2 静态路由快速重路由功能 357
    8.2.1 配置静态路由快速重路由功能 358
    8.2.2 静态路由快速重路由功能配置示例 359
    8.3 静态路由与BFD联动 361
    8.3.1 BFD简介 361
    8.3.2 启用静态路由与BFD联动 363
    8.3.3 配置BFD会话参数 365
    8.3.4 静态路由与BFD联动配置示例 368
    8.4 RIP路由基本功能配置 370
    8.4.1 H3C路由器RIP路由协议功能特性 370
    8.4.2 RIP报文格式 372
    8.4.3 RIP触发更新报文及重传机制 373
    8.4.4 RIP路由配置任务 374
    8.4.5 启用RIP路由进程并通告直连网络 375
    8.4.6 配置全局和接口运行的RIP协议版本 376
    8.4.7 配置RIP路由器接口工作状态 377
    8.5 RIP路由特性配置 379
    8.5.1 配置接口RIP路由附加度量值 379
    8.5.2 配置RIP发布默认路由 381
    8.5.3 配置RIP路由过滤 382
    8.5.4 禁止RIP接收主机路由 384
    8.5.5 配置RIP路由优先级 385
    8.5.6 RIP接口附加度量值配置示例 386
    8.6 RIPv2路由聚合配置 387
    8.6.1 H3C RIP路由聚合简介 387
    8.6.2 配置RIPv2自动路由聚合 388
    8.6.3 配置RIPv2手工路由聚合 389
    8.6.4 RIPv2手动路由聚合配置示例 390
    8.7 不连续子网RIP自动路由聚合存在的
    问题分析 392
    8.7.1 不连续子网与连续子网 392
    8.7.2 RIP发送和接收路由更新规则 392
    8.7.3 连续/不连续子网RIP路由发送和接收
    示例分析 394
    8.8 RIP引入外部路由 395
    8.8.1 配置RIP引入外部路由 395
    8.8.2 RIP引入路由配置示例 397
    8.9 RIP网络调整和优化配置 399
    8.9.1 配置RIP定时器 399
    8.9.2 配置RIP报文发送速率 400
    8.9.3 配置水平分割和毒性逆转 400
    8.9.4 配置最大等价路由条数 401
    8.9.5 配置RIP路由源IP地址检查 402
    8.9.6 配置RIPv2报文认证方式 402
    8.9.7 配置非直连RIP邻居 403
    8.9.8 配置TRIP 404
    8.10 RIP快速重路由和BFD联动 404
    8.10.1 配置RIP快速重路由功能 405
    8.10.2 配置RIP与BFD联动功能 406
    8.10.3 RIP快速重路由配置示例 407
    8.10.4 echo报文单跳检测配置示例 409
    8.10.5 到指定目的地址的echo报文单跳检测
    配置示例 412
    8.10.6 control报文双向检测配置示例 414
    8.11 RIP路由管理 417
    第9章 OSPF路由配置与管理 423
    9.1 OSPFv3基础 424
    9.1.1 OSPFv2与OSPFv3的相同点 424
    9.1.2 OSPFv3与OSPFv2的不同点 424
    9.1.3 OSPFv3与OSPFv2报头格式的比较 426
    9.1.4 OSPFv3与OSPFv2报文格式的比较 427
    9.1.5 OSPFv3与OSPFv2 LSA类型比较 429
    9.1.6 OSPFv3与OSPFv2 LSA报头格式
    的比较 430
    9.1.7 OSPFv3与OSPFv2定时器的比较 431
    9.2 H3C路由器OSPF基础 432
    9.2.1 OSPF路由器类型 432
    9.2.2 OSPF路由类型 433
    9.2.3 OSPF网络类型 434
    9.3 OSPF路由基本功能配置与管理 434
    9.3.1 启用OSPF路由功能 435
    9.3.2 启用OSPF路由功能配置示例 438
    9.4 OSPF Stub/NSSA区域和虚连接配置 440
    9.4.1 配置Stub或Totally Stub区域 441
    9.4.2 配置NSSA区域 442
    9.4.3 配置虚拟链接 443
    9.4.4 OSPF Stub/Totally Stub区域配置示例 445
    9.4.5 OSPF NSSA区域配置示例 447
    9.4.6 OSPF虚连接配置示例 449
    9.5 OSPF网络类型配置 450
    9.5.1 配置广播类型网络OSPF接口 451
    9.5.2 配置NBMA类型网络OSPF接口 452
    9.5.3 配置P2MP类型网络OSPF接口 453
    9.5.4 配置P2P类型网络OSPF接口 454
    9.6 OSPF路由聚合配置 454
    9.6.1 在ABR上配置路由聚合 454
    9.6.2 在ASBR上聚合外部引入路由 455
    9.6.3 OSPF聚合路由配置示例 456
    9.7 OSPF外部路由引入配置 458
    9.7.1 配置OSPF外部路由引入 459
    9.7.2 配置OSPF引入默认路由 461
    9.7.3 配置OSPF引入外部路由的相关参数 461
    9.7.4 配置OSPF发布主机路由 462
    9.8 OSPF路由信息过滤 463
    9.8.1 配置OSPF对通过接收到的LSA计算
    出来的路由信息进行过滤 463
    9.8.2 配置OSPF Type-3 LSA过滤 464
    9.8.3 OSPF路由过滤配置示例 465
    9.9 OSPF路由其他特性配置 467
    9.9.1 配置OSPF路由优先级 467
    9.9.2 配置OSPF接口开销 468
    9.9.3 配置OSPF支持的最大路由数的步骤
    及示例 469
    9.9.4 OSPF最大等价路由条数配置步骤
    及示例 470
    9.10 OSPF网络调整/优化配置 470
    9.10.1 配置OSPF报文定时器 470
    9.10.2 配置接口传送LSA的延迟时间 472
    9.10.3 配置SPF计算时间间隔 473
    9.10.4 配置LSA重复到达的最小时间间隔 473
    9.10.5 配置LSA重新生成的时间间隔 474
    9.10.6 配置禁止接口发送OSPF报文 474
    9.10.7 配置Stub OSPF路由器 475
    9.10.8 配置OSPF邻居认证 475
    9.10.9 启用OSPF日志功能 478
    9.10.10 配置OSPF邻接状态输出 478
    9.11 OSPF快速重路由功能配置 478
    9.11.1 配置OSPF快速重路由功能 479
    9.11.2 OSPF快速重路由配置示例 481
    9.12 OSPF GR配置 482
    9.12.1 OSPF GR实现机制 482
    9.12.2 配置GR Restarter 485
    9.12.3 配置GR Helper 487
    9.12.4 以GR方式重启OSPF进程 488
    9.12.5 OSPF GR配置示例 489
    9.13 OSPF与BFD联动配置 490
    9.13.1 配置OSPF与BFD联动 490
    9.13.2 OSPF与BFD联动配置示例 491
    9.14 OSPF管理 494
    第10章 IS-IS路由配置与管理 514
    10.1 IS-IS基本功能配置 515
    10.1.1 启用IS-IS功能 516
    10.1.2 配置路由类型 517
    10.1.3 配置接口网络类型 519
    10.1.4 IS-IS基本功能配置示例 520
    10.2 配置IS-IS链路开销值 524
    10.2.1 IS-IS链路开销类型 525
    10.2.2 配置基于接口的IS-IS链路开销值 525
    10.2.3 配置全局IS-IS链路开销值 527
    10.2.4 配置IS-IS自动计算链路开销值 528
    10.3 IS-IS默认路由发布和外部路由引入配置 529
    10.3.1 配置IS-IS默认路由发布 529
    10.3.2 配置IS-IS引入外部路由 530
    10.3.3 IS-IS引入外部路由配置示例 532
    10.4 IS-IS路由其他属性配置 535
    10.4.1 配置IS-IS路由优先级 535
    10.4.2 配置IS-IS最大等价路由条数 536
    10.4.3 配置IS-IS路由过滤 536
    10.4.4 配置IS-IS路由聚合 539
    10.4.5 配置IS-IS路由渗透 540
    10.5 IS-IS网络调整和优化配置 541
    10.5.1 配置LSP最大生存时间 541
    10.5.2 配置LSP生成时间间隔 541
    10.5.3 配置LSP发送和重传时间间隔 543
    10.5.4 禁止接口发送和接收IS-IS报文 544
    10.5.5 配置LSP报文长度 544
    10.5.6 启用LSP快速扩散功能 545
    10.5.7 限制LSP泛洪 546
    10.5.8 取消邻接PPP接口必须在同一网段
    的限制 547
    10.5.9 配置Hello/CSNP报文发送时间间隔 548
    10.5.10 配置Hello报文最大失效数目 549
    10.5.11 配置SPF参数 550
    10.5.12 配置DIS选举优先级 551
    10.5.13 DIS选举配置示例 552
    10.6 IS-IS路由认证配置 554
    10.6.1 配置IS-IS邻居关系建立认证 555
    10.6.2 配置IS-IS区域认证 556
    10.6.3 配置路由域认证 556
    10.6.4 IS-IS认证配置示例 557
    10.7 IS-IS GR配置 559
    10.7.1 IS-IS GR配置步骤及示例 560
    10.7.2 IS-IS GR配置示例 561
    10.8 IS-IS快速重路由配置 562
    10.8.1 通过自动计算备份下一跳使IS-IS支持
    快速重路由功能 563
    10.8.2 通过路由策略指定备份下一跳使IS-IS
    支持快速重路由功能 563
    10.8.3 IS-IS快速重路由配置示例 564
    10.9 IS-IS管理 566
    第11章 BGP路由配置与管理 584
    11.1 H3C路由器BGP路由基础 585
    11.1.1 BGP协议简介 585
    11.1.2 BGP的几种主要路由属性 586
    11.1.3 BGP协议的选路规则 590
    11.1.4 BGP负载分担 591
    11.1.5 主要BGP路由技术 592
    11.1.6 MP-BGP 595
    11.1.7 H3C路由器BGP路由主要配置任务 595
    11.2 BGP路由基本功能配置 596
    11.2.1 启用BGP功能 597
    11.2.2 配置BGP对等体 598
    11.2.3 配置建立TCP连接使用的源接口 600
    11.2.4 BGP基本功能配置示例 602
    11.3 大型BGP网络配置 605
    11.3.1 配置iBGP对等体组 605
    11.3.2 配置eBGP对等体组 607
    11.3.3 创建BGP团体 609
    11.3.4 配置BGP路由反射器 611
    11.3.5 配置BGP联盟 613
    11.3.6 BGP团体配置示例 614
    11.3.7 BGP路由反射器配置示例 617
    11.3.8 BGP联盟配置示例 619
    11.4 BGP路由引入配置 621
    11.4.1 配置BGP引入本地路由 622
    11.4.2 配置BGP引入其他路由 623
    11.4.3 配置BGP引入其他协议默认路由 624
    11.4.4 配置允许与非直连邻居建立eBGP
    连接 624
    11.4.5 配置向对等体/对等体组发送默认路由 625
    11.4.6 BGP外部路由引入配置示例 626
    11.5 BGP路由聚合和路由信息控制策略配置 629
    11.5.1 启用路由自动聚合功能 629
    11.5.2 配置BGP路由手动聚合 629
    11.5.3 配置BGP路由信息的发布/接收策略 631
    11.5.4 启用BGP与IGP路由同步 635
    11.5.5 配置BGP路由衰减 636
    11.6 BGP路由各种优先级属性配置 637
    11.6.1 为接收路由分配优先级 637
    11.6.2 配置BGP路由优先级 638
    11.6.3 配置本地优先级默认值 639
    11.7 下一跳属性配置 640
    11.8 MED属性配置 641
    11.8.1 配置MED属性默认值 642
    11.8.2 启用比较来自不同AS邻居的路由
    MED属性值 642
    11.8.3 对来自同一AS的路由进行MED
    排序优选 643
    11.9 AS_PATH属性配置 645
    11.9.1 配置允许本地AS号重复出现的次数 645
    11.9.2 禁止路由器将AS_PATH当作选路
    算法中的一个因素 645
    11.9.3 为对等体/对等体组定制一个虚拟的
    AS号 646
    11.9.4 配置发送BGP更新报文时AS_PATH
    属性中不携带私有AS号 646
    11.9.5 配置不检测eBGP路由的第一个AS号 647
    11.9.6 BGP选路策略配置示例 647
    11.10 BGP网络的调整和优化配置 650
    11.10.1 配置BGP存活时间间隔与保持时间 650
    11.10.2 配置发布同一路由更新的时间间隔 652
    11.10.3 配置BGP软复位 653
    11.10.4 启用eBGP连接快速复位功能 655
    11.10.5 配置BGP TCP连接MD5认证 656
    11.10.6 配置BGP负载分担 657
    11.10.7 BGP负载分担配置示例 658
    11.11 BGP管理 660
    第12章 路由策略和策略路由配置与管理 676
    12.1 路由策略及过滤列表配置 677
    12.1.1 路由策略实现原理及可用过滤器 677
    12.1.2 配置地址前缀列表过滤 678
    12.1.3 配置AS路径过滤列表 680
    12.1.4 配置团体属性列表 681
    12.1.5 配置扩展团体属性列表 683
    12.2 路由策略配置 683
    12.2.1 创建路由策略 684
    12.2.2 配置if-match子句 684
    12.2.3 配置apply子句 690
    12.2.4 配置continue子句 696
    12.2.5 路由策略管理 696
    12.2.6 通过路由策略修改引入路由的属性值 700
    12.2.7 通过路由策略过滤接收的BGP路由 703
    12.3 策略路由及其配置与管理 704
    12.3.1 策略路由的构成 705
    12.3.2 配置策略路由 706
    12.3.3 策略路由管理 711
    12.3.4 基于报文类型的本地策略路由配置
    示例 714
    12.3.5 基于报文类型的转发策略路由配置
    示例 715
    12.3.6 基于报文长度的转发策略路由配置
    示例 717
    12.3.7 指定出接口和下一跳的本地策略路由
    配置示例 719
    第13章 L2TP VPN配置与管理 721
    13.1 VPN基础 722
    13.1.1 VPN基本工作原理 722
    13.1.2 VPN隧道分类 723
    13.1.3 VPN的业务类型分类 724
    13.1.4 VPDN简介 724
    13.1.5 L2TP VPN的两种隧道模式 725
    13.1.6 L2TP消息类型及封装结构 727
    13.1.7 L2TP隧道的建立过程 728
    13.2 L2TP VPN配置 731
    13.2.1 L2TP基本功能配置 732
    13.2.2 LAC端配置 733
    13.2.3 LNS端配置 739
    13.3 L2TP VPN连接参数配置 744
    13.3.1 L2TP隧道验证配置 744
    13.3.2 L2TP隧道Hello报文发送时间
    间隔配置 745
    13.3.3 开启L2TP隧道流控功能 746
    13.3.4 强制断开指定的隧道连接 746
    13.4 L2TP VPN管理 747
    13.5 L2TP VPN配置示例 748
    13.5.1 NAS-Initiated模式L2TP VPN
    配置示例 748
    13.5.2 Client-Initiated模式L2TP VPN
    配置示例 750
    13.5.3 LAC-Auto-Initiated模式L2TP VPN
    配置示例 752
    13.5.4 L2TP多域组网应用配置示例 754
    第14章 IPSec VPN配置与管理 757
    14.1 IPSec基础 758
    14.1.1 IPSec的两种安全机制 758
    14.1.2 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759
    14.1.3 建立IPSec隧道的3种方式及虚拟
    隧道接口 760
    14.2 基于ACL建立IPSec安全隧道 762
    14.2.1 创建IPSec安全隧道ACL 763
    14.2.2 创建IPSec安全提议 764
    14.2.3 手工创建IPSec安全策略 767
    14.2.4 使用IKE协商方式配置IPSec
    安全策略 773
    14.2.5 引用安全策略模板配置IKE协商方式
    的IPSec安全策略 776
    14.2.6 在接口上应用IPSec安全策略组 777
    14.2.7 在加密卡接口上绑定IPSec安全策略
    (组)或IPSec安全框架 778
    14.2.8 启用加密引擎功能 780
    14.2.9 配置会话空闲超时时间 780
    14.2.10 启用解封装后IPSec报文的ACL
    检查功能 781
    14.2.11 配置IPSec抗重放功能 781
    14.2.12 配置共享源接口安全策略组 782
    14.2.13 配置报文信息预提取功能 783
    14.2.14 配置IPSec无效SPI恢复功能 784
    14.2.15 配置IPSec反向路由注入功能 784
    14.2.16 启用NAT业务报文透传给IPSec
    业务处理 789
    14.2.17 采用手工方式建立IPSec安全隧道
    配置示例 789
    14.2.18 采用IKE协商方式建立IPSec安全
    隧道配置示例 790
    14.2.19 使用加密卡进行加/解密和认证配置
    示例 792
    14.3 基于IPSec虚拟隧道接口建立IPSec
    安全隧道 792
    14.3.1 配置IPSec安全框架 793
    14.3.2 配置IPSec虚拟隧道接口 794
    14.3.3 在IPSec虚拟隧道接口上配置报文信息
    预提取功能 797
    14.3.4 在IPSec虚拟隧道接口上应用QoS
    策略 797
    14.3.5 使用IPSec虚拟隧道接口建立IPSec
    安全隧道配置示例 798
    14.4 IPSec管理 800
    14.5 IKE密钥交换原理及配置与管理 812
    14.5.1 IKE的密钥交换过程 812
    14.5.2 IKE配置任务 814
    14.5.3 配置本端安全网关的名字 815
    14.5.4 配置IKE安全提议 815
    14.5.5 IKE对等体的配置步骤及示例 818
    14.5.6 配置Keepalive定时器 822
    14.5.7 配置NAT Keepalive定时器 823
    14.5.8 配置对等体存活检测 824
    14.5.9 IKE管理 825
    14.5.10 IKE主模式及预共享密钥认证配置
    示例 830
    14.5.11 IKE野蛮模式及NAT穿越应用配置
    示例 833
    14.5.12 ADSL与IPSec/IKE相结合应用配置
    示例 835
    第15章 DVPN配置与管理 838
    15.1 DVPN基础 839
    15.1.1 DVPN的基本概念 839
    15.1.2 DVPN的基本网络结构 840
    15.1.3 DVPN的主要特性 841
    15.1.4 DVPN工作原理 842
    15.2 DVPN配置与管理 844
    15.2.1 AAA的基本配置思路 844
    15.2.2 配置VAM服务器 845
    15.2.3 配置VAM客户端 850
    15.2.4 配置IPSec安全框架 853
    15.2.5 配置DVPN虚拟隧道接口及属性 853
    15.2.6 DVPN设备上的路由配置 857
    15.2.7 DVPN管理 857
    15.3 DVPN配置示例 864
    15.3.1 全互联结构DVPN配置示例 864
    15.3.2 Hub-Spoke结构DVPN配置示例 875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