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听力密码  听力密码  新概念美语  单词密码  巧用听写练听力
图书信息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 者】邹霞 主编 【I S B N 】978-7-5084-6546-3 【责任编辑】杨元泓 【适用读者群】本科 【出版时间】2009-12-01 【开 本】16开 【装帧信息】平装(光膜) 【版 次】第1版 【页 数】301 【千字数】 【印 张】 【定 价】30 【丛 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教材 【备注信息】
图书详情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现代教学环境,这是未来所有的教师都要面临的教学环境,包括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等;第二部分教育技术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教育技术概述、理论基础、教学设计的一般操作等,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将对教育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利用教育技术的核心软技术——教学设计的具体操作程序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第三部分介绍现代媒体技术,包括音像媒体、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多媒体技术基础等,通过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将掌握现代媒体的基本操作技术,从而能更好地运用这些技术设计开发相关的教学资源,为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服务;第四部分是相关实验,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和操作,学习者可以初步掌握常用多媒体软件的操作能力,能制作相关课件。最后是相关附录。

      本书专门为非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师和师范生编写的,希望各学科教师和师范生能在阅读本书相关内容并进行相关练习之后,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思想和技术,为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技术支持。

      本书配有素材光盘,供学生进行相关练习时使用。

    1.针对性强。本书专门为非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编写。

    2.案例丰富、可读性强。

    3.可操作性强。本书在各个部分设计了相应的课后作业及活动,并给出了相应的操作步骤。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教育教学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有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家,如:我国古代的孔子、近代的陶行知等,国外的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赞可夫、布鲁纳、布鲁姆、巴斑斯基、苏霍姆林斯基、蒙台梭利、加涅等,他们是一批勇于将毕生精力献身于人类教育事业并具有独持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人,他们的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一大批从事具体学科教学的教师,这些具体的教学实践者将这些先辈们的教育思想、理论与具体的教学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解决了教学中的不少具体问题,培养出一大批能促进社会进步的各行各业的人才;在这些教育工作者中,也有人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从而形成相应的研究成果,推动着教育的改革与进步。

      事实上,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教师,总会去思考和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用什么方法和物质手段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轻松愉快且有效地学习。我们相信自从有了教育教学现象,其中就有相应的“方法”和“物质手段”,这两个因素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教育技术”(尽管这个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这只能说明我们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时间较晚),“方法”属于软技术,“物质手段”属于硬技术。

    对教育技术的研究最初起源于这些“物质手段”——幻灯机、录音机、电影放映机等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产生,以及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实现,人们更加关注如何将这些“现代媒体”(物质手段)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在这一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不能单纯地考虑“物质手段”,要想更好地解决具体教育教学问题,必须应用“系统理论”提供的方法,在正确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对相应的教学资源(其中包含相关“物质手段”)与过程进行系统设计,最终形成能促进学习者学习的策略方案——这是教育技术中“软技术”的具体体现。上述两部分内容的总和就构成了我们所说的“现代教育技术”。

      邓小平讲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了实现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其中“中国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地将现代教育技术放在了教育改革“制高点”的位置。要真正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掌握相应的现代教育技术,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加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教育真正实现“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这也是为什么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的原因。

    为了让广大教师和师范生熟悉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操作技术,具有一定的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和系统理论对学与教的资源与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应用、评价和管理的能力,特编写此书。

      本书的主要特点是:

    (1)针对性强。本书专门为非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师和师范生编写的,希望各学科教师和师范生能在阅读本书相关内容并进行相关练习之后,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思想和技术,为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技术支持。

    (2)适用性广。本书的内容适用于本科及专科在校师范生和在教学第一线各个学科的大、中、小学的教师,以及学校相关行政部门人员。

    (3)案例丰富,可读性强。恰当的案例能启发读者的思维、思考理解较为深奥的理论和较为复杂的操作技术。本书编有较多的实例,用真实的图片展示环境设备和相关软件的操作流程,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读性强。

    (4)可操作性强。技术的掌握需要练习,本书在各个部分设计了相应的课后作业及活动,并给出了相应的操作实验之步骤,读者可根据书中提供的操作程序进行练习,从而掌握相应的技术。

      由于作者才疏学浅,必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学术同仁不吝指教,以便我们再版时修正。

    前言
    第一部分  现代教育教学环境
    第一章  多功能教室 1
    第一节  多功能教室的主要功能 1
    第二节  多功能教室的基本设备 1
    第三节  多功能教室设备的操作 3
    本章概要 5
    课后作业及活动 5
    第二章  微格教学系统 6
    第一节  微格教学简介 6
    第二节  微格教学环境系统 11
    第三节  基本设备及操作技术 15
    本章概要 18
    课后作业及活动 19
    第三章  校园网 20
    第一节  校园网概述 20
    第二节  校园网的硬件体系结构 23
    第三节  校园网设计 29
    第四节  校园网建设实例 32
    本章概要 36
    课后作业及活动 37
    第四章  远程网络实验教室 38
    第一节  远程网络实验教室的组成 38
    第二节  远程网络实验教室的功能 43
    第三节  远程网络实验室的操作 44
    本章概要 47
    课后作业及活动 48
     
    第二部分  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教育技术学概述 49
    第一节  相关概念 49
    第二节  教育技术学发展史简介 54
    本章概要 56
    课后作业及活动 56
    第二章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57
    第一节  传播学理论 57
    第二节  学习理论 60
    第三节  教学理论 62
    第四节  系统理论 70
    本章概要 73
    课后作业及活动 74
    第三章  教学设计程序方法 75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指导思想 75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发展概述 79
    第三节  教学设计的一般操作程序 84
    本章概要 96
    课后作业及活动 98
     
    第三部分  现代媒体技术
    第一章  多媒体技术 99
    第一节  多媒体计算机 99
    第二节  PowerPoint应用基础 102
    第三节  图像处理技术——Photoshop应用基础 119
    第四节  动画制作技术——Flash应用基础 131
    第五节  课件制作技术——Authorware应用基础 140
    本章概要 150
    课后作业及活动 150
    第二章   影视媒体技术 151
    第一节  媒体简介 151
    第二节  视觉媒体与摄影技术 154
    第三节  视听媒体与摄像技术 159
    第四节  影视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170
    本章概要 178
    课后作业及活动 179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 180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180
    第二节  网页制作技术 181
    第三节  Web程序设计 188
    本章概要 193
    课后作业及活动 193
    第四章  计算机辅助教育 194
    第一节  计算机辅助教育概况 194
    第二节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管理 196
    本章概要 205
    课后作业及活动 206
     
    第四部分  相关实验
    实验一  应用因特网获取多媒体素材资源 207
    实验二  演示文稿的制作流程 216
    实验三  多媒体课件制作实验——操作练习一安装、卸载Authorware 7.02 228
    实验四  多媒体课件制作实验——操作练习二Authorware 7.02的启动与关闭 233
    实验五  多媒体课件制作实验——操作练习三课件制作的基础操作 238
    实验六  Photoshop综合实例——“舞” 258
    实验七  Flash文字动画制作 264
    实验八  Premiere制作音乐四季转换电子相册方法与技巧 268 
    第五部分  附录 
    附录一  Authorware 7.02的界面介绍 275
    附录二  Authorware 7.02图标栏的工具介绍 276
    附录三  Authorware 7.02绘图工具箱的使用 277
    附录四  根据课件《虞美人》填写文字脚本 278
    附录五  微格教学相关资料 279
    附录六  参考资料 290
    参考文献 293
    后记 295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