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听力密码  听力密码  新概念美语  单词密码  巧用听写练听力
图书信息

物联网导论(第二版)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 者】张翼英 【I S B N 】978-7-5170-4820-6 【责任编辑】 【适用读者群】本专通用 【出版时间】2016-11-30 【开 本】16 【装帧信息】平装(光膜) 【版 次】1-2 【页 数】356 【千字数】546 【印 张】22.25 【定 价】46 【丛 书】物联网工程专业系列教材 【备注信息】
图书详情

    本书紧密追踪物联网最新技术发展与典型应用,结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从基础知识、关键技术到典型应用,全方位阐述了物联网的现状、关键技术及部分典型应用。全书共分十三章。第1章首先阐述了物联网的发展背景、定义、特征及发展趋势。第2章到第4章从物联网感知功能出发,分别介绍了物联网识别(RFID)技术、物联网传感技术以及物联网智能视频技术。第5章从物联网传输功能出发,主要介绍了支撑信息传输的关键通信技术。第6章详细介绍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关键应用技术。第7章介绍了物联网安全技术。第8章到第13章主要介绍了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物流等物联网典型应用。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物联网专业等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以作为物联网技术相关研究人员、企事业单位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物联网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及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物联网以感知设备、智能设备为基础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全面感知;以互联网为核心,通过各种通信技术实现感知信息及控制信息等的可靠传输;以海量存储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各种数据处理技术实现智能应用。通过物联网,可以实现人与客观世界的有效交互。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典型代表,物联网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与重要引擎。

    由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推陈出新,极大地促进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全球物联网正从碎片化、孤立化的典型性应用转变得更具示范性、可推广性。尤其伴随“互联网+”的提出,物联网及其相关市场快速启动,在诸多领域加速渗透,物联网逐步呈现大规模爆发式增长。本书由十余名相关专业的博士和专家,结合各自在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从物联网关键技术和典型应用两方面全方位阐述了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及其典型应用,全书共分13章。

    第1章首先阐述了物联网的发展背景、定义、特征以及物联网安全等概念,并对物联网体系架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分别对欧美、日韩和中国等国家物联网的发展进程、主要研究和实践情况进行了介绍。

    第2章介绍了物联网识别技术。主要对射频识别技术(RFID)进行详细介绍。包括RFID技术背景、原理、产品及中间件等。同时,对RFID的典型应用进行了介绍。

    第3章从物联网感知功能出发,详细介绍了传感网。包括传感网的自组网技术、协议体系、节点覆盖等理论及相关应用。

    第4章主要介绍物联网智能视频技术。包括智能视频技术的定义,智能视频的分析、识别、改良技术以及智能视频技术的典型应用。

    第5章从物联网传输层出发,主要介绍了支撑传输层的信息通信技术,包括ZigBee技术、蓝牙技术等,以及广域网通信技术如3G、4G、5G技术。

    第6章从物联网应用层出发,主要介绍了应用层相关的关键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定位、时间同步等技术。

    第7章从物联网安全出发,分析物联网各个层次的安全风险,阐述相关安全技术,并对物联网典型案例进行介绍。

    第8章到第13章主要介绍了物联网典型应用。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医疗、智能电网以及智能建筑等。

    本书由张翼英任主编,杨巨成、梁琨、李建荣任副主编。全书由张翼英博士组织再版,并参与全部章节的修改编写。杨巨成、梁琨、张素香对全书进行了审校。

    具体编写情况如下:第1章由张翼英博士编写,第2章由侯琳等编写,第3章由韦然博士等编写,第4章由吴超等编写,第5章由于洋、杨巨成博士等编写,第6章由梁琨等编写,第7章由李建荣等编写,第8章由史艳翠博士等编写,第9章由赵青博士等编写,第10章由张传雷博士等编写,第11章由陈亚瑞博士、李冰博士等编写,第12章由张素香博士等编写,第13章由黄建岗等编写。

    同时,感谢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在本书出版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石永峰副总编辑的帮助。感谢山东大学张茜博士后,北京工业大学宿浩茹博士后,天津理工大学丁月民博士,武汉理工大学李晓卉博士,高丽大学马兴毅博士后,游学秋博士,广联达公司吕淑娴博士,BIM专家靳金,南京工业大学王卫杰博士等对本书第二版编写所做出的贡献。

    希望本书能够对关心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行业监管部门、高校师生,以及产业链相关各领域的从业人员、投融资人士等读者有所裨益,能够为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添砖加瓦。由于笔者水平及时间所限,各位作者写作风格各异,书中难免会有局限和诸多不足之处,欢迎广大专家和读者不吝指正。

    目 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物联网概述 1
    1.1 物联网的概念 1
    1.1.1 物联网发展背景 2
    1.1.2 物联网的定义 3
    1.1.3 物联网的特征 3
    1.1.4 物联网应用范围 4
    1.2 物联网体系结构 7
    1.2.1 感知层 7
    1.2.2 网络层 8
    1.2.3 应用层 9
    1.2.4 物联网安全 11
    1.3 国际物联网发展现状 14
    1.3.1 美国 14
    1.3.2 欧盟 15
    1.3.3 日韩 15
    1.4 我国物联网的现状与展望 16
    1.4.1 发展状况 17
    1.4.2 存在的问题 19
    第2章 物联网识别技术—RFID技术 20
    2.1 RFID技术概述 20
    2.1.1 RFID技术简介 20
    2.1.2 RFID技术的背景 21
    2.1.3 RFID系统组成 21
    2.1.4 RFID系统的分类 22
    2.2 RFID读写器 24
    2.2.1 读写器概述 24
    2.2.2 读写器的工作原理 24
    2.2.3 读写器的组成结构 25
    2.2.4 读写器的种类 27
    2.2.5 读写器的发展前景 28
    2.3 电子标签 29
    2.3.1 电子标签的组成结构 29
    2.3.2 电子标签的分类 31
    2.3.3 电子标签的发展趋势 33
    2.4 中间件 34
    2.4.1 中间件的功能及实现原理 34
    2.4.2 中间件的系统架构 34
    2.5 RFID技术的标准 35
    2.5.1 RFID系统技术标准概述 35
    2.5.2 ISO标准体系 36
    2.5.3 EPC Global标准体系 38
    2.5.4 我国标准体系 39
    2.6 RFID系统的安全隐私 40
    2.6.1 RFID系统的安全问题及策略 40
    2.6.2 RFID电子标签的安全问题和
    解决方案 42
    2.6.3 RFID系统的隐私数据保护 44
    2.7 RFID技术在智能物流中的应用 45
    2.8 RFID与IPv6 47
    2.8.1 RFID与IPv6融合的意义 47
    2.8.2 RFID与IPv6融合的可行性 48
    第3章 传感网 49
    3.1 传感器概述 49
    3.1.1 传感器的概念 50
    3.1.2 传感器的组成 51
    3.1.3 传感器的分类 51
    3.1.4 传感器的特性 52
    3.1.5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54
    3.2 传感网概述 54
    3.2.1 传感网的概念 54
    3.2.2 传感网协议体系结构 56
    3.2.3 传感网拓扑结构 58
    3.3 传感网的关键技术与节点部署 60
    3.3.1 传感网的关键技术 60
    3.3.2 传感网的节点技术 62
    3.3.3 传感网的节点部署 63
    3.3.4 传感网覆盖 63
    3.3.5 连接与节能 64
    3.4 无线传感网 64
    第4章 物联网智能视觉技术 67
    4.1 智能视觉技术综述 67
    4.1.1 智能视觉技术研究内容 68
    4.1.2 物联网与智能视觉技术 68
    4.1.3 智能视觉技术硬件架构 70
    4.1.4 智能视觉技术的应用前景 71
    4.2 智能视觉核心技术 72
    4.2.1 智能视觉分析技术 72
    4.2.2 智能视觉识别技术 79
    4.3 智能视觉的典型应用 86
    4.3.1 智能交通道路监控系统 86
    4.3.2 智能机场安防监控系统 88
    4.3.3 智能监狱安保系统 88
    4.3.4 森林防火智能预警监控系统 89
    4.3.5 ATM智能视频监控 90
    第5章 物联网通信技术 92
    5.1 ZigBee技术 92
    5.1.1 ZigBee技术概述 92
    5.1.2 ZigBee技术特点 93
    5.1.3 ZigBee网络的拓扑结构 94
    5.1.4 ZigBee协议体系结构 94
    5.1.5 ZigBee的应用 96
    5.2 蓝牙技术 96
    5.2.1 蓝牙技术概述 96
    5.2.2 蓝牙的技术特点 97
    5.2.3 蓝牙技术的规范和发展 98
    5.3 WiFi技术 99
    5.3.1 WiFi技术概述 99
    5.3.2 WiFi技术特点 99
    5.3.3 WiFi网络拓扑结构 100
    5.3.4 WiFi技术的应用 100
    5.4 4G技术 102
    5.4.1 4G通信关键技术 102
    5.4.2 4G通信技术的特点 104
    5.4.3 4G标准情况 104
    5.5 5G技术 106
    5.5.1 5G技术概述 106
    5.5.2 5G技术原理 106
    5.5.3 中国的5G网络进展 107
    5.5.4 5G技术的应用 108
    5.6 GPS技术 108
    5.6.1 GPS技术概述 108
    5.6.2 GPS技术组成及原理 109
    5.6.3 GPS技术的主要用途 110
    5.7 Li-Fi技术 112
    5.7.1 Li-Fi技术概述 112
    5.7.2 Li-Fi技术原理 112
    第6章 物联网应用技术 114
    6.1 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 114
    6.1.1 大数据概述 114
    6.1.2 数据仓库 122
    6.1.3 数据挖掘 123
    6.1.4 数据可视化 125
    6.2 云计算及其相关技术 129
    6.2.1 云计算概述 129
    6.2.2 云计算平台 131
    6.2.3 云服务 133
    6.2.4 云计算的安全 133
    6.3 物联网定位技术 136
    6.3.1 定位与位置服务 136
    6.3.2 无线定位系统 137
    6.3.3 蜂窝定位系统 142
    6.4 时间同步技术 142
    第7章 物联网安全技术 146
    7.1 物联网安全基础 146
    7.1.1 物联网安全概述 146
    7.1.2 物联网安全特征 147
    7.2 物联网感知层安全 148
    7.2.1 物联网安全体系结构 148
    7.2.2 物联网感知层安全技术 148
    7.3 物联网网络层安全 159
    7.3.1 物联网网络层的安全威胁 159
    7.3.2 物联网核心网安全典型安全防护
    系统部署 160
    7.4 物联网应用层安全 165
    7.4.1 物联网应用层安全威胁 165
    7.4.2 物联网云计算安全技术 166
    7.5 物联网安全案例 170
    7.5.1 伊朗核设施危机 170
    7.5.2 乌克兰电网攻击案例 172
    7.5.3 Heart bleed(心脏出血漏洞) 176
    7.5.4 APT高级持续性威胁 179
    第8章 智能交通 183
    8.1 智能交通系统 183
    8.1.1 智能交通的定义及发展 184
    8.1.2 智能交通的主要特征 185
    8.1.3 智能交通系统的体系结构 188
    8.1.4 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 193
    8.2 基于LBS的智能交通系统 198
    8.2.1 相关概念 198
    8.2.2 体系架构 200
    8.2.3 LBS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201
    8.3 无人驾驶汽车 203
    8.3.1 无人驾驶汽车的概念 203
    8.3.2 无人驾驶汽车的体系结构 203
    8.3.3 典型的无人驾驶汽车 205
    8.3.4 无人驾驶汽车存在的问题 208
    8.4 电动汽车 209
    8.4.1 电动汽车的基础知识 209
    8.4.2 电动汽车的智能运营支撑系统 209
    8.4.3 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 211
    第9章 智能家居 213
    9.1 智能家居概述 213
    9.1.1 智能家居的定义 214
    9.1.2 智能家居的功能 215
    9.1.3 智能家居的特点 216
    9.2 智能家居的发展状况 217
    9.2.1 国外的发展状况 217
    9.2.2 我国的发展状况 218
    9.3 智能家居系统 220
    9.3.1 智能家居通信网络 221
    9.3.2 智能控制中心 231
    9.3.3 智能终端 234
    9.4 智能家居发展趋势 236
    第10章 智能物流应用 237
    10.1 物流信息化发展概述 237
    10.1.1 中国物流发展历程 237
    10.1.2 物联网技术对物流的影响 239
    10.1.3 物流发展趋势—智能物流 240
    10.2 物联网在物流行业典型技术应用 241
    10.2.1 物联网在物流行业应用历程 241
    10.2.2 物流行业中典型物联网技术 244
    10.2.3 物联网典型物流行业应用 248
    10.3 物联网在物流行业应用趋势 251
    第11章 智能医疗 254
    11.1 智能医疗概述 254
    11.1.1 智能医疗的概念和意义 254
    11.1.2 智能医疗的主要特征 256
    11.1.3 智能医疗的发展现状 258
    11.2 智能医疗系统 260
    11.2.1 智能医疗系统的整体框架 261
    11.2.2 智能医疗系统的硬件设计 262
    11.2.3 智能医疗系统的软件设计 263
    11.2.4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医疗中
    的应用 267
    11.2.5 RFID电子标签在智能医疗中
    的应用 271
    11.3 医院管理信息化系统 272
    11.3.1 医院管理信息化发展背景 272
    11.3.2 智能医疗环境中医院信息系统
    的结构 273
    11.3.3 医院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275
    11.4 远程医疗技术 276
    11.4.1 远程医疗的基本概念 276
    11.4.2 远程医疗技术研究的发展 276
    11.5 智能医疗应用实例 278
    11.5.1 传染病人及传染物的监控 278
    11.5.2 婴儿防盗识别系统 279
    第12章 智能电网应用 282
    12.1 智能电网概述 282
    12.1.1 智能电网的定义 282
    12.1.2 智能电网的建设目标 283
    12.1.3 “坚强”智能电网与全球能源
    互联网 284
    12.2 智能电网主要技术 284
    12.2.1 主要通信技术 286
    12.2.2 电力云 290
    12.3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 291
    12.3.1 总体介绍 292
    12.3.2 实施原则及应用范围 294
    12.3.3 网络拓扑结构 295
    12.3.4 系统功能 295
    12.4 变电站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297
    12.4.1 系统架构 297
    12.4.2 方案设计 297
    12.4.3 应用案例介绍 298
    12.5 现场作业监管系统 300
    12.5.1 网络架构 300
    12.5.2 功能架构 301
    12.5.3 实施效果 302
    12.6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智能服务管理 302
    12.6.1 分散式充电桩智能互动 303
    12.6.2 综合监控 304
    12.7 绿色数据中心智能管理 305
    12.7.1 传感器网络架构 305
    12.7.2 绿色智能机房管理系统 307
    第13章 智能建筑应用 309
    13.1 概述 309
    13.1.1 概念和发展现状 310
    13.1.2 特点和优势 312
    13.2 智能建筑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314
    13.2.1 智能建筑的组成 315
    13.2.2 智能建筑的主要功能 316
    13.3 智能建筑的基本要求和系统建设 318
    13.3.1 智能建筑的基本要求 318
    13.3.2 系统建设 319
    13.4 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322
    13.4.1 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
    结合应用 323
    13.4.2 建筑智能化技术与绿色生态建筑
    相结合 323
    13.5 建设和应用案例 325
    参考文献 335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