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及应用(Access 2003)

-
【作 者】陈光军 主编
【I S B N 】978-7-5084-2926-5
【责任编辑】杨元泓
【适用读者群】本科
【出版时间】2006-12-01
【开 本】16开本
【装帧信息】平装(光膜)
【版 次】第1版
【页 数】
【千字数】
【印 张】
【定 价】¥26
【丛 书】21世纪高等院校规划教材
【备注信息】
简介
本书特色
前言
章节列表
精彩阅读
下载资源
相关图书
本书内容的组织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科发展特点。增加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应用数据库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既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全书共12章,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论、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Access数据库的设计、数据查询、使用高级查询??SQL语言、窗体设计、报表、Web页、宏操作、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BA以及数据库设计实例等。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材,也可作为成
人高校、高职高专以及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学生学习数据库的教材,
同时还可作为各类水平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自学辅导用书。
本书所配电子教案以及书中程序源代码均可从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网站上下载,网址
为:http://www.waterpub.com.cn/softdown/。
Access 2003数据库与应用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书采用通俗简明的语言,力求既讲清楚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又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力图把数据库开发技术与应用紧密结合起来。首先给出必要的理论,然后在理论的指导下学习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加深对数据库原理的理性认识,使读者具备独立完成相应系统研制及开发的能力。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针对性:本书主要针对本科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先进性:一是内容先进,本书紧跟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克服了其他教材内容陈旧和难度过大等缺点;二是教材组织方法先进,本书理论部分与上机操作部分一起编写,交叉进行,避免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同时也起到了一书两用的作用。上机部分是为了验证和巩固理论部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随机操作,学生只需照着书上的步骤上机操作即可;第二阶段为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按要求完成操作。在每章前面有学习导读,章后有适量的思考题,便于学生掌握知识要点。
实践性:本书在注重基本理论掌握的同时,也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本书的复杂数据库设计部分,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联系实际,并以实例的形式讲述从需求分析到软件交付使用的全过程,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开发能力。
本书的编者多年从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对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有着深刻地理解,在内容的组织上结合了教学与科研方面的经验,书中的案例来自具体的科研项目。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很容易地掌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书由陈光军主编,张秀芝、张建明、韩立军任副主编。各章主要编写人员分工如下:陈光军编写第1、4、9章,张秀芝编写第3、6、12章,张建明编写第7、8章,韩立军编写第2、11章,李晓利、刘昕、张峰庆编写第5、10章。参加本书大纲讨论及部分内容编写的还有:刘永华、肖孟强、王成端、徐兴敏、宗绪锋、崔玲玲、于春花、魏先民、王红、崔凯、吴绍根、沈忠等。沈祥玖教授、李禹生教授和朱敦名教授等对全书进行了仔细认真地审阅,并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05年3月
前言
第1章 数据库系统概论 1
本章学习目标 1
1.1 引言 1
1.1.1 什么是数据库 1
1.1.2 Access 2003的新增功能 1
1.2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 4
1.2.1 数据库发展阶段的划分 4
1.2.2 人工管理阶段 4
1.2.3 文件系统阶段 5
1.2.4 数据库系统阶段 6
1.2.5 高级数据库阶段 8
1.3 数据模型 10
1.3.1 数据模型 10
1.3.2 概念模型 10
1.3.3 实体联系模型 11
1.3.4 层次模型 14
1.3.5 网状模型 15
1.3.6 关系模型 15
1.3.7 面向对象模型 16
1.4 数据库系统结构 16
1.4.1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16
1.4.2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7
1.5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8
1.5.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 18
1.5.2 数据库系统的工作过程 21
1.6 Microsoft Access 2003数据库系统简介 22
1.6.1 Access的发展过程 22
1.6.2 Access的基本功能 23
1.7 Access 2003的基本结构 23
1.7.1 数据表 23
1.7.2 查询 24
1.7.3 窗体 24
1.7.4 报表 25
1.7.5 数据访问页 25
1.7.6 宏 26
1.7.7 模块VBA 26
习题 27
实训一 数据库对象 27
实训二 E-R图模型 27
第2章 关系数据库的模型 28
本章学习目标 28
2.1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28
2.1.1 关系的数据定义 28
2.1.2 关系模型 32
2.1.3 关系模型、关系子模式、关系内模式 32
2.2 EER模型到关系模式的转换 34
2.2.1 实体类型的转换 35
2.2.2 二元关系的转换 35
2.2.3 实体内部之间联系的转换 35
2.2.4 三元关系的转换 37
2.2.5 子类型的转换 37
2.3 关系代数 37
2.3.1 传统的集合运算 38
2.3.2 专门的关系运算 40
2.4 关系演算 44
2.4.1 元组关系演算 44
2.4.2 域关系演算 46
习题 47
第3章 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 48
本章学习目标 48
3.1 引言 48
3.1.1 讨论范围 48
3.1.2 存储异常问题 48
3.2 函数依赖 50
3.2.1 属性之间的联系 50
3.2.2 函数依赖 51
3.2.3 函数依赖的逻辑蕴涵 52
3.2.4 码 53
3.3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54
3.3.1 第一范式(INF) 54
3.3.2 第二范式(2NF) 54
3.3.3 第三范式(3NF) 55
3.3.4 BCNF范式 56
3.3.5 多值函数依赖 58
3.3.6 第四范式(4NF) 59
3.3.7 关系模式小结 60
习题 61
第4章 Access数据库的设计 63
本章学习目标 63
4.1 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 63
4.2 建立数据库 64
4.2.1 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 65
4.2.2 创建空白数据库 70
4.3 数据表的建立 70
4.3.1 建立和命名字段 78
4.3.2 指定字段的数据类型 78
4.3.3 设置字段的属性 79
4.3.4 字段说明 80
4.3.5 定义主关键字 83
4.3.6 建立索引 84
4.3.7 排序 85
4.3.8 筛选记录 86
4.4 打开数据库 87
4.4.1 打开数据库文件 87
4.4.2 Access默认设置选项 88
4.5 修改数据表的结构 89
4.5.1 添加、删除、重命名字段和移动字段的位置 89
4.5.2 修改字段的数据类型 90
4.5.3 修改字段的属性 90
4.6 数据表关联 91
4.6.1 表间关系的类型 91
4.6.2 创建表间关系 91
4.7 数据库的转换 93
4.7.1 在Access 2003中使用旧版本的数据库 93
4.7.2 将Access 2003数据库转换为Access 97格式 94
4.7.3 将旧版本的Access数据库转换为Access 2003数据库 95
习题 95
实训三 用“设计视图”创建信息表 96
实训四 向信息表中输入数据并按要求排序 96
第5章 数据查询 97
本章学习目标 97
5.1 认识查询 97
5.1.1 查询的目的 98
5.1.2 查询的种类 98
5.1.3 查询条件 98
5.2 建立查询的方式 98
5.3 创建选择查询 99
5.3.1 使用向导创建选择查询 99
5.3.2 利用设计器创建选择查询 102
5.4 创建交叉表查询 105
5.4.1 使用向导创建交叉表查询 105
5.4.2 在“设计视图”下创建交叉表查询 108
5.5 创建参数查询 109
5.6 创建操作查询 109
5.6.1 创建生成表查询 109
5.6.2 创建删除查询 110
5.6.3 创建追加查询 112
5.6.4 创建更新查询 114
5.7 创建其他类型的查询 115
5.7.1 创建查找重复项查询 115
5.7.2 利用查询向导查找表之间不匹配的查询 116
5.8 保存查询 116
习题 116
实训五 选择查询的使用 117
实训六 建立并更新查询 117
第6章 使用高级查询——SQL语言 118
本章学习目标 118
6.1 SQL的数据定义 118
6.1.1 基本表 119
6.1.2 索引 121
6.2 SQL的数据操纵 122
6.2.1 查询 122
6.2.2 插入 129
6.2.3 删除 130
6.2.4 更新 131
6.3 视图 131
6.3.1 视图的建立和撤销 132
6.3.2 对视图的操作 133
6.3.3 视图的优点 134
6.4 SQL数据控制 135
习题 136
第7章 窗体设计 138
本章学习目标 138
7.1 认识窗体 138
7.1.1 窗体的结构 139
7.1.2 窗体的种类 139
7.2 窗体的用途 140
7.3 建立窗体 141
7.3.1 使用向导创建窗体 141
7.3.2 不用向导创建窗体 145
7.4 窗体窗口介绍 148
7.4.1 窗体的工具栏 148
7.4.2 窗体弹出式菜单 150
7.4.3 “窗体设计”的工具箱 150
7.5 窗体特性、控件属性及节的属性 160
7.5.1 窗体的主要属性 161
7.5.2 节的主要属性 162
7.5.3 控件的主要属性 162
7.6 将图片或其他OLE对象添加到窗体中 162
7.6.1 在窗体上编辑未绑定的图片或其他对象 162
7.6.2 在窗体中添加绑定对象框 163
7.7 定制窗体的外观 163
7.7.1 加线条 163
7.7.2 加矩形 163
7.7.3 文本 164
7.7.4 设置窗体属性 164
7.7.5 在窗体中添加当前日期和时间 165
7.7.6 设置控件属性 166
7.8 使用计算性表达式 168
7.9 在窗体中使用宏 169
7.10 设置值 170
7.10.1 改变当前的控制焦点、页号和记录号 170
7.10.2 查找记录 171
7.10.3 显示提示信息 171
7.10.4 打印窗体 172
7.10.5 利用宏来引入和导出数据 173
7.10.6 设计菜单 176
7.11 创建与使用主/子窗体 178
7.11.1 同时创建主窗体和子窗体 179
7.11.2 创建子窗体并将其添加到已有的窗体中 179
习题 180
实训七 窗体的应用 180
实训八 建立窗体 180
第8章 报表 181
本章学习目标 181
8.1 认识报表的用途 181
8.2 报表的结构组成 181
8.3 报表设计区 182
8.4 报表的分类 183
8.5 认识报表窗体 184
8.6 设计报表 187
8.6.1 利用向导创建报表 187
8.6.2 利用设计视图手工创建报表 189
8.6.3 用预定义格式来设置报表的格式 192
8.6.4 添加分页符和页码 192
8.6.5 使用节 193
8.6.6 在报表上绘制线条 194
8.6.7 在报表上绘制矩形 194
8.7 制作图表 194
8.8 创建子报表 195
8.9 创建多列报表 196
8.10 设计复杂的报表 196
8.11 打印预览报表 198
习题 199
实训九 报表的打印 199
实训十 制作报表 199
第9章 数据访问页 200
本章学习目标 200
9.1 概述 200
9.2 使用向导创建数据访问页 201
9.3 使用设计器创建和修改数据访问页 204
9.3.1 使用设计器创建数据访问页 204
9.3.2 编辑数据访问页 205
9.4 自动创建数据访问页 208
习题 209
实训十一 用数据页向导创建数据访问页 209
实训十二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一个数据访问页 209
第10章 宏操作 210
本章学习目标 210
10.1 宏的概念 210
10.1.1 宏的定义 211
10.1.2 消息循环与消息映射 212
10.1.3 窗体的事件属性 212
10.1.4 报表的事件属性 213
10.1.5 控件的事件属性 214
10.2 宏的分类 216
10.3 宏操作 217
10.3.1 操作数据的宏操作 217
10.3.2 执行命令的宏操作 217
10.3.3 实现导入/导出功能的宏操作 218
10.3.4 操纵数据库对象的宏操作 219
10.3.5 其他类型的宏操作 221
10.4 创建宏 222
10.5 向宏中添加操作 224
10.6 创建宏组 224
10.7 宏的条件表达式 224
10.8 执行宏 225
10.9 调试宏 226
习题 227
实训十三 宏的应用 227
实训十四 创建宏 227
第11章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BA 228
本章学习目标 228
11.1 VBA概述 228
11.1.1 为什么要使用VBA 228
11.1.2 VBA简介 229
11.1.3 VBA与Visual Basic和xBase的比较 230
11.1.4 如何使用Visual Basic 程序代码 231
11.2 模块、函数及程序 231
11.3 VBA中的数据类型与数据库对象 233
11.3.1 VBA中的基本数据类型 233
11.3.2 VBA中的数据库对象 235
11.4 变量 235
11.4.1 隐含型变量 236
11.4.2 显式的变量 236
11.4.3 变量的作用域与生命周期 237
11.4.4 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 238
11.4.5 Visual Basic数组 239
11.5 将数据库对象命名为VBA程序代码中的变量 241
11.5.1 理解对象、属性、方法和事件 241
11.5.2 创建对象变量 242
11.6 变量命名的法则 243
11.7 符号常量 244
11.8 Access系统定义的常量 245
11.9 Access的固有常量 245
11.10 程序控制流程 246
11.10.1 以GoTo转移程序控制 246
11.10.2 条件语句 246
11.10.3 循环 249
11.11 处理执行时的错误 253
11.12 控制模块窗体 254
习题 255
实训十五 用向导生成应用窗体 255
实训十六 制作模块 255
第12章 数据库设计实例 256
本章学习目标 256
12.1 数据库设计概述 256
12.1.1 数据库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256
12.1.2 数据库设计过程 258
12.2 需求分析 259
12.2.1 确认用户需求,确定设计范围 259
12.2.2 收集和分析需求数据 259
12.2.3 需求说明书 260
12.3 概念结构设计 261
12.3.1 设计局部E-R图 262
12.3.2 综合成初步E-R图 263
12.3.3 初步E-R图的优化 265
12.4 逻辑结构设计 265
12.4.1 初始关系模式设计 266
12.4.2 规范化处理 267
12.4.3 模式评价与修正 267
12.5 物理设计 268
12.6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269
12.6.1 建立数据库 269
12.6.2 数据库的重组织和重构造 271
习题 272
实训十七 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步骤——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272
参考文献 276本书内容的组织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科发展特点。增加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应用数据库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既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全书共12章,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论、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Access数据库的设计、数据查询、使用高级查询??SQL语言、窗体设计、报表、Web页、宏操作、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BA以及数据库设计实例等。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材,也可作为成
人高校、高职高专以及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学生学习数据库的教材,
同时还可作为各类水平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自学辅导用书。
本书所配电子教案以及书中程序源代码均可从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网站上下载,网址
为:http://www.waterpub.com.cn/softdown/。
- 信息技术基础(麒麟操作系统+WPS Office) [主编 芮雪 蒋莉 王亮亮]
- Office高级应用项目式教程(第2版) [主编 李观金 张倩文 黎夏克 ]
- 巧用翻译学英语:英汉互译500例 [王学文 著]
- 高等教育多维评价体系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研究 [张妍 著]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章节习题与考点特训(第二版) [主编 薛大龙]
-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践指导(openEuler版) [主编 秦光 曾陈萍 岳付强]
-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真题及模考卷精析(适用机考) [主 编 薛大龙 程 刚 上官绪]
- 航海类院校体育教育教学研究 [张利超 李宁 著]
-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长效机制建设研究 [王玉贤 著]
- 电路分析 [主编 李飞 毛先柏]
-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适用第2版大纲)一站通关 [指尖疯 编著]
- 传统山水画论解读与实践 [陈钠 著]
- 网络工程师备考一本通(适配第6版考纲) [夏杰 编著]
- 陈孝云的职教理想与情怀 [祝吉太 江传瑞 张义廷 著]
- 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学科课程思政案例集 [王甫]
- Excel数据处理与分析(第二版) [主编 张志明 邹 蕾]
- 网络工程师5天修炼(适配第6版考纲) [主编 朱小平 施游]
- 仓储管理实务(第二版) [周宁武 编著]
- 基于AE与C#的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 [李小根 贾艳昌 乔翠平 姜彤 ]
- 2023年长沙市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报告 [主编 陈莉]
- 舞台化妆造型设计 [主编 刘思彤 张 涛 张忆雨]
- 产教融合视角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杨柳青 叶华兵 著]
- 知识图谱及应用案例 [张善文 黄文准 于长青 陈明淑]
- Python程序设计案例教程(微课版) [主编 石利平 田辉平 余以胜]
- 皓月繁星:青少年儿童心理成长手册 [主 编 林赞歌 副主编 杜志南]
- 材料力学 [章宝华 赵新胜 徐斌]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32小时通关(第3版) [主编 薛大龙 副主编 上官绪阳]
- 软考论文高分特训与范文10篇——系统分析师(第二版) [薛大龙 邹月平 施游]
-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防凌安全运行 [王战领 王丛发 范瑜彬 著]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方雄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