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听力密码  单词密码  新概念美语  巧用听写练听力  零起点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 者】张志增 孙其刚 【I S B N 】978-7-5170-3942-6 【责任编辑】李炎 【适用读者群】中职中专 【出版时间】2015-12-01 【开 本】16开 【装帧信息】平装(光膜) 【版 次】第1版第1次印刷 【页 数】264 【千字数】296 【印 张】16.5 【定 价】39 【丛 书】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研究丛书 【备注信息】
图书详情

    本书是河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研究丛书”之一。《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旨在研究总结中等职业学校文化的规律、办法、途径,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建设。

    本书共有七章31节21万字。每节包括三部分:谏言、理论与研究和思考与实践。其中,“谏言”部分收集了古今中外关于职业教育工作、文化建设的名言名句,便于读者参考使用;“理论与研究”部分阐述重点概念的含义、文化建设的方法等,便于读者理解;“思考与实践”部分介绍的是我校在文化建设进程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做法和经典案例,案例共有31个,便于读者对照本单位实际领会运用。

    本书旨在研究总结中等职业学校文化的规律、办法、途径,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建设。

    本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一步理清了反映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概念、理念、途径和办法,又将其有机地融入案例分析之中,使读者能够在理论指导下积极实践。

    本书是河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研究丛书”之一。《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旨在研究总结中等职业学校文化的规律、办法、途径,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建设。

    近年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职业教育文化建设与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教育部、人社部先后发布《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0〕8号)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年)两个重要文件,明确要求中职学校要加强融合产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推动知名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实现优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要“将生态环保、绿色节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理念融入到教育过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融合产业文化的校园文化。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

    为落实这一精神,作为国家级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我校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特色项目,深度推进实施,2014年9月高标准通过省级验收,并坚持推进“后示范”建设,将“文化引领”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坚持“传承+原创”的原则,经过“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的过程,逐步明确了与“校企融合、产教结合”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相一致的文化理念,形成了“融”字主题、“职”字特色的“34265”的文化体系。即坚持三项原则、发挥四种功能、营造两种环境、打造六个区域、建设五种文化。三项原则是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贴近学业、企业和就业;坚持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原则,展现广大师生个性发展;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相一致的原则,体现学校内涵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四种功能是凝聚功能、导向功能、熏陶功能和娱乐功能。两种环境是和谐的校内育人环境和开放的校外育人环境。六个区域是景观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实训区、办公区。五种文化是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通过两年的研究与建设,实现了精神文化“有魂”,环境文化“有色”,管理文化“有形”,行为文化“有果”,课程文化“有标”,打造了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幸福校园、生态校园、和谐校园、文明校园和学术校园,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职业教育特色的独一无二的学校文化。

    “融”字主题文化的提出,一是准确揭示了职业类学校文化的本质,从历史、哲学、美学、教育学的角度,率先探索出反映职业教育范畴和方法的实质内涵。二是实现了校企五个融合,赋予了校企合作生命力:融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于集团化办学模式;融企业技术需求于学校人才培养;融企业工作任务于学校课程和课堂;融企业人力管理方式于学生综合评价;融优秀企业文化于校园文化。

    鉴于以上实际,本书编写组一方面将我校的发展与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脉络进行对照、比较,特别是教育部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理念的逐渐升级,正是职业教育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另一方面编写组审视学校三十多年发展历程:学校如何从一所只有不足200名学生的农村学校,发展成为拥有4500名在校生、两个国家级重点实训基地、58个实训场室的“国家级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得益于国家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也得益于“文化引领”在学校发展中的推动。学校在改革创新、破解难题、文化建设等工作中进行的探索和努力,值得记录、整理和提炼,并与同行分享。为此,编写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确定了书稿的中心内容、板块分布、层次排列,进一步理清了反映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概念、理念、途径和办法,又将其有机地融入案例分析之中,使读者能够在理论指导下积极实践。

    本书共有七章31节21万字。每节包括三部分:谏言、理论与研究和思考与实践。其中,“谏言”部分收集了古今中外关于职业教育工作、文化建设的名言名句,便于读者参考使用;“理论与研究”部分阐述重点概念的含义、文化建设的方法等,便于读者理解;“思考与实践”部分介绍的是我校在文化建设进程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做法和经典案例,案例共有31个,便于读者对照本单位实际领会运用。

    本书的编写组构成为:

    组 长:孙其刚 河北省玉田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长

    副组长:代宝军 河北省玉田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副校长

    张铁庄 河北省玉田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副校长

    张 婧 河北省玉田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副校长

    成 员:张雪梅 李庆芝 张银凤 王安喜 娄 新 郑国民

    胡金锋 田丽明

    执笔作者:

    前 言 孙其刚

    第1章 高书娟 王淑贤 汪玉红

    第2章 孟凡军 孙雪洁

    第3章 邱海霞 马术波

    第4章 付 丽 田双源

    第5章 乜丽静 侯文娇

    第6章 李桂菊 石翠玲

    第7章 鲁建秋 张丽娜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河北省职业教育研究所张志增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此谨向所有支持、参与编写、讨论、修改的同志致以诚挚的谢意。

    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大努力,但由于编写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5年8月

    第1章 中职学校文化体系 1
    1.1 学校文化的定义与历史沿革 1
    1.1.1 文化的定义 1
    1.1.2 学校文化的定义与形成 2
    1.1.3 学校文化的分类 3
    1.2 中职学校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6
    1.2.1 中职学校文化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6
    1.2.2 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8
    1.2.3 中职学校文化的个性特征 9
    1.3 中职学校文化的功能 13
    1.3.1 中职学校文化的功能 14
    1.3.2 中职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 16
    1.3.3 如何发挥中职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 17
    1.4 中职学校文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1
    1.4.1 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 21
    1.4.2 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及紧迫性 22
    1.4.3 建设有中职特色的学校文化 24
    第2章 精神文化建设篇 29
    2.1 精神文化的定义、内容和作用 29
    2.1.1 精神文化的定义 29
    2.1.2 精神文化的内容 30
    2.1.3 精神文化的作用 32
    2.2 精神文化的范畴 35
    2.2.1 学校精神文化的范畴 36
    2.2.2 “一训三风”的定义、作用及确定 36
    2.2.3 校徽、校歌、吉祥物的作用及确定 40
    2.2.4 建筑物、广场、道路命名的作用和办法 42
    2.3 学校精神与培育 44
    2.3.1 学校精神的定义 45
    2.3.2 学校精神的作用 47
    2.3.3 学校精神的培育方法 48
    2.4 教师精神与培育 51
    2.4.1 教师精神的定义 51
    2.4.2 教师精神的作用 53
    2.4.3 教师精神的培育方法 53
    2.5 学校文化的特色建设 57
    2.5.1 中职学校精神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58
    2.5.2 中职学校精神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60
    2.5.3 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的关系 61
    2.5.4 建设中职学校特色文化的途径与方法 62
    第3章 环境文化建设篇 66
    3.1 环境文化的定义 66
    3.1.1 环境文化的概念 66
    3.1.2 环境文化的内容 67
    3.1.3 中职学校环境文化的作用 68
    3.2 学校外观环境建设 71
    3.2.1 外观环境建设的定义 72
    3.2.2 学校外观环境建设的内容 72
    3.2.3 学校外观文化建设的作用 73
    3.2.4 学校外观环境建设的设计 73
    3.3 学校教学环境建设 77
    3.3.1 教学环境建设的定义 77
    3.3.2 教学环境建设的内容 77
    3.3.3 学校教学环境建设的作用 78
    3.3.4 学校教学环境建设的设计 78
    3.4 校内实训车间环境建设 81
    3.4.1 校内实训车间环境建设的定义 81
    3.4.2 校内实训车间环境建设的的作用 82
    3.4.3 校内实训车间环境建设的内容 82
    3.4.4 校内实训车间环境建设的原则 83
    3.4.5 校内实训车间环境建设的步骤 84
    3.5 办公环境建设 86
    3.5.1 办公环境建设的定义 86
    3.5.2 办公环境建设的作用 87
    3.5.3 办公环境建设的内容 87
    3.5.4 办公环境建设的原则 89
    3.5.5 办公环境建设的步骤 90
    3.6 学生宿舍环境建设 92
    3.6.1 学生宿舍环境建设的定义 93
    3.6.2 学生宿舍环境建设的内容 93
    3.6.3 学生宿舍环境建设的作用 94
    3.6.4 学生宿舍环境建设的原则 95
    3.6.5 学生宿舍环境建设的步骤 95
    第4章 管理文化建设篇 98
    4.1 管理文化的定义 98
    4.1.1 管理文化的定义 98
    4.1.2 管理文化内容 100
    4.1.3 中职学校管理观的变化 101
    4.1.4 学校管理文化的本质 103
    4.2 制度体系建设 105
    4.2.1 必要性与原则 106
    4.2.2 中职学校制度体系与企业制度体系的关系 108
    4.2.3 7S管理模式 110
    4.3 学生管理(精细化管理) 114
    4.3.1 学生管理的模式和内容 114
    4.3.2 学生考核评价方式 117
    4.3.3 学生管理与企业管理接轨 119
    4.4 教师管理 121
    4.4.1 人本化的管理文化 122
    4.4.2 人性化的制度支持 124
    4.4.3 人文化的成长平台 125
    4.5 专业建设 129
    4.5.1 专业建设与管理的目标与途径 129
    4.5.2 推进校企合作共建专业 132
    4.5.3 突出骨干专业建设 133
    第5章 行为文化建设篇 137
    5.1 行为文化的定义 137
    5.1.1 行为文化的定义 137
    5.1.2 行为文化的分类 138
    5.1.3 行为文化的内容 139
    5.1.4 行为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142
    5.1.5 实施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途径 143
    5.2 行为规范和养成 146
    5.2.1 教师行为规范的内容 146
    5.2.2 中职学校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容 148
    5.2.3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途径和办法 150
    5.2.4 行为规范养成的载体—特色活动 152
    5.3 心理健康和行为健康 154
    5.3.1 心理健康和行为健康的含义 155
    5.3.2 健康心理与健康行为的关系 156
    5.3.3 培育健康心理,构建健康行为 159
    5.4 美德教育与职业素养 163
    5.4.1 美德教育的含义 163
    5.4.2 美德教育的作用 164
    5.4.3 职业素养的定义 166
    5.4.4 美德教育与职业素养的关系 166
    5.4.5 职业素养的培养方法 167
    第6章 课程文化建设篇 170
    6.1 关于课程文化 170
    6.1.1 课程文化的定义 170
    6.1.2 关于课程文化的建设 173
    6.1.3 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 174
    6.2 课程文化的形成 178
    6.2.1 课程文化形成的背景 179
    6.2.2 课程文化的建立 180
    6.2.3 课程文化建设的思路 182
    6.3 课程文化的架构 186
    6.3.1 市场调研 187
    6.3.2 人才培养方案(含课程体系) 191
    6.3.3 课程资源 198
    6.4 校本课程和地方特色课程 199
    6.4.1 关于校本课程 199
    6.4.2 关于地方特色课程 203
    6.4.3 课程文化的未来发展 204
    第7章 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的步骤与方法 208
    7.1 研究制定实施方案 208
    7.1.1 成立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机构 208
    7.1.2 确定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 210
    7.1.3 明确本校文化建设的重点、亮点、难点和特点 210
    7.1.4 形成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 215
    7.2 分步组织实施 216
    7.2.1 步骤一:拟定文案 217
    7.2.2 步骤二:启动载体—环境文化建设 219
    7.2.3 步骤三:艺术表现—平面设计 219
    7.2.4 步骤四:制作与安装 220
    7.2.5 步骤五:形成体系理论 220
    7.3 四个保障 223
    7.3.1 思想保障 223
    7.3.2 人力保障 225
    7.3.3 基础设施保障 226
    7.3.4 经费保障 227
    附录 231
    参考文献 248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